有关钱瑗的作文

【篇一:我读懂了你】

远方,有一条古驿道。驿道这头是一座破败不堪的小旅馆,驿道那头是一艘常年不回家的船。杨降先生,每天都要从驿道一头走向驿道另一头,去追寻先生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的足迹。

《我们仨》这本书,我读了不下三遍,在这之前,我一直不明白杨降先生为何每天都去船里照顾钱钟书,也不明白钱钟书为何不回旅店去。现在我明白了,这驿道不仅仅是指杨降先生所走之路。

这驿道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就像放电影一般,杨降先生梦见自己从这头飘到了那头,周末还要钱瑗的陪伴。可到头来,却是钱瑗先笑着和他们说再见,没多久,丈夫钱钟书也随之而去,只留下杨降一人化作羽毛在原地打转。我明白了,这是条爱的驿道。

其实,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条驿道充满爱的颜色,驿道那头是你今生最牵挂的人,你可能从未发现。

当我第三遍读完这本书时,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眼前出现了一条驿道,这条驿道是由无数块砖块砌成的,有的完整,有的残缺,每一块砖上都烙着每天关于自己发生的事情,我走向前去,两旁出现了树木,每棵树上都挂着姓名牌,我惊喜地发现,平常我不以为意的人在我心中竟有如此份量,为了看到驿道尽头的人,我加快了脚步,原先的友情道甩在了后面,剩下一条亲情道(爱情道还未开发)。其实我早就知道这驿道的最后一定是父母,但我总以为时常冷战嘛,说不定位置就有所变动,就像今天,结果……驿道的最后是两个不倒翁形的物体,分别写着父亲和母亲的名字,不管怎样摇,总倒不下去。

我猛得把自己从驿道上拉回现实,看着手中那章“我们仨失散了”的字样,心中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如不可阻挡的恶势力冲上脑袋,我知道,这中间有惊讶、有感动。

杨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驿道,在90多岁时撰写了《我们仨》,接着随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远去,她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爱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驿道,每个人爱的驿道是不尽相同的,每当我们迷茫时,我们可以用心走上驿道,去寻找方向。

【篇二:人生没有单纯的快乐】

“绛”这个字,我喜欢了好久,起先是《聊斋》里的绛雪,然后是杨绛。

杨绛这个名字,我知晓得很晚。大概就是学《老王》的时候知道的,然后读了她的《我们仨》,才算真正识得了她。只是我见识颇有些狭隘,总觉得她像是一个耄耋之年的孤寂的老人,坐在靠椅上怀念自己的亲人。

我静坐在桌旁,用手拈着薄薄的书页,看着杨绛和丈夫去散步探险、在家试验做饭,还有“媛媛”在看识字书。然后蓦地,杨绛匆匆地来往于丈夫和女儿的医院间,钱瑗让保姆支着板子,自己在那里写回忆录。最后,不停地在路上奔波的杨绛停下了步子,微喘着,左顾右盼,却发现自己身在茫茫大道上。钱瑗和钱钟书都不见了,天地苍茫,一片灰蒙蒙,她那万里长梦,此时醒了。

我想,杨绛一定是一个乐观的人。旁人不敢回忆的事,她却将它一笔一笔地写下来,她觉得一生很满足。尽管“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尽管现在只有她一人生活在那曾经被她当成家的“客栈”。

果真是人生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背后总要有一些清寂。可是当你年老之时,回想起自己从前快乐的一生时,你是否会像杨绛那样满足呢?

看到人生这个词,就莫名觉得有些苍凉,便转而想到了我读书时的一些感受。看书时总觉得普通小说讲述的是平常人间烟火;散文、人生启示,让人看后低头沉思;思考人生类的文章,让我莫名有些惧畏。

我想做个俗人,让自己带上些烟火味儿,偶尔琢磨一些哲学问题,偶尔拜读一下大家之作。活得大大咧咧却又情思细腻,会为一朵花哭泣,会为一棵草欣喜。生命这种问题,我深思过,却发现思考生命对自己毫无用处:自己是谁?为什么活着?不过自己到底是谁,又有谁知道呢。如此前思后想忧虑焦躁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只想庸庸碌碌地过一段简简单单的生活,顺便留下些生命的印记罢了。

热门推荐
1一件小事
2上册作文
3海底漂流记
4春节
5别样的考试作文
6良言一句三冬暖
7老师,我真的交作业了
8仙女湖之行
9我的课余生活
10记一次研学活动
11逛菜市场
12这儿真美
13拥抱花瓶
14幸福一刻
15爱如春风
16我爱雨
17赛龙舟
18我的小秘密
19风油精的味道
20清茗淡酒心清悠
21四季的味道
22一粒种子
23写给皮皮的一封信
24美丽的校园
25外婆的饺子
26挑战自己
27抢人战
28夏天的味道
29秋姐姐的旅行
30观察日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