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饼卷的作文

【篇一:家的味道】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独特的食品,我的家乡──汝阳也有很多,比如上店的麻花、柏树的红薯、靳村的香菇……但我最爱的还是妈妈做的红薯面条。从小到大,每次妈妈做红薯面条不管我饿,还是不饿,我都要吃上一大碗。那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红薯面条的做法吧。

首先用开水将红薯面烫一下,揉成鸡蛋大小的团子备用,然后开始用温水和白面粉,和成后揪成馒头大小的面团,然后用白面团子将红薯面团子包住,按扁、开始拿来擀面杖擀,擀得时候得在面饼上撒点玉米面粉防止面饼粘住,每次看到妈妈做这道工序的时候都觉得妈妈的手像在变魔术一样,只见面饼卷在擀面杖下不停地转着圈,一圈一圈地面饼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薄。不一会就擀好了,妈妈就会将面饼叠起来,然后用菜刀切成两厘米宽的面条,至于宽度完全由个人喜好了,这样面条就算完工了。

接下来就是做调面条用的料汁了,爸爸妈妈总是喜欢吃蒜汁,也就是把蒜、姜捣碎放入盐,醋香油等调的汁。他们总说红薯面条配蒜汁最好吃,但我还是喜欢妈妈炒的番茄鸡蛋来拌面吃,我觉得这样吃起来更香,所以每次做红薯面条妈妈都会做两种料汁。

料汁做好就等水开下面了,水开后把面条放进去,再加点青菜,三分钟后就可以捞出来浇上汁,一碗妈妈味的红薯面条就做好了。红薯面本身淡淡的甜味加上料汁的香味,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吃的时候我总是控制不住地大口吸入,一碗下来甚是满足。

妈妈跟我说她们小的时候经常吃红薯面条是因为那个时候吃不起白面,所以红薯面就成为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日常主食。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食品的种类也是愈加丰富,我们随时都可以吃到各种美食,但在外边吃多了总会腻,可妈妈做得红薯面条总会让我时不时的惦记。可能它的味道里包含着一股浓浓的家的味道吧!

【篇二: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临西,它坐落在邢台市的东部,卫运河的西岸,紧挨着山东省临清市。

之前的临西和临清都归为山东管辖,1964年临清一分为二,卫运河西为临西,划归为河北管辖;卫运河东为临清,划归山东省管辖。

我生活的地方是临西的县城——临西镇。这里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北湖公园了。北湖公园在县城阳光大道的西边,只要沿着阳光大道一直向北,在北湖新天地往里走就是北湖公园。一进北湖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约一公顷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快黑色发亮的石头,约4米多高,上面刻着着四个红色的大字“北湖公园”。再往里走就是大湖了。

我们临西毕竟是在北方地区,即使是有湖也不像江南地区的小桥流水般的清秀,粗糙中带着一丁点儿的轻柔,要比南方单调的多。但它也有江南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广阔、雄壮,好比男子一般的强劲有力。

北湖公园的周末是最热闹的了,早上和晚上很多人会绕着公园儿转圈儿。下午的时光就会有小吃的、卖玩的东西的小摊出现,煞是热闹!广场上的孩子们在跑、在笑,有的孩子还越过栏杆,来到湖边,拿着网子,蹲下来捕鱼,并远远地喊着同伴:“快来,这里有鱼!”湖面上还有划船的,平静的湖面,由于宽阔,虽然有船的滑动,但也好像并没有动一样,就像欧阳修的《采桑子》所言:“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一样。站在湖边向北看,就能看见横亘在湖面上的北湖桥,那座桥成拱形,有一个个大孔,直径约两三米,整个桥高约十几米,它是北湖公园中最大的桥。由桥继续往北还是湖,桥南面的湖水和桥北面的湖水相接,北面的湖则成狭长状,路则沿狭长的湖的水面而铺设,但只有走圈儿的才到这里,其他人一般是不来这里的,所以很安静。因此就成了钓鱼的人的天下,这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七八个老人和中年人来这里钓鱼。他们摆好鱼竿,把提前拴好鱼食的鱼钩连着线一起抛向水中,就惬意地坐在小凳上,半睁着眼睛,等鱼儿上钩。有时一晌连一条鱼也钓不到,有时也会大丰收。记得在我十岁那年,跟着大爷爷到离北湖公园不远的一个大水坑去钓鱼,结果由于我闲不住,总是动把鱼都惊跑了,一个下午连一条小鱼儿也没有钓着。

北湖公园只是临西县城的一部分,我们临西还有一个称号就是“轴承之乡”。

我县的轴承产业很发达,在阳光大道穿过的地方就叫做“轴承大世界”,是全国有名的轴承交易市场。道路两旁基本都是全国各地卖轴承的店铺。由于我接触到的轴承并不多,这里就不再多写了。

我们临西有很多名人,像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抗日名将张自忠等。

吕玉兰曾是临西县的一个村庄——都留善固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她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是著名的“铁娘子”。20世纪50年她带领东留善固的村民战风沙、治盐碱、植树造林。她的事业很突出,受到了当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多次接见,并被评选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曾做过河北省委书记。吕玉兰英年早逝,为了纪念她对临西人民做出的贡献,政府在东留善固村,修建了“吕兰纪念馆”。去年的三月份东留善固举行“梨花节”时,我去了一趟。吕玉兰纪念馆有时是不开放的,那次也是清明节,正赶上纪念馆开放。纪念馆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小广场,一部分是纪念馆。广场的正中央是吕玉兰的半身雕塑,上面还刻印着吕玉兰的生平事迹,修建的的时间、原因、意义。广场的南面、纪念馆的西面是“功德碑林”,大概有一百多个,都是全国各个时期的劳动模范,上面以对联的形式概括他们一生的事迹。广场的正后方就是纪念馆啦!纪念馆有三个展馆,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只看了其中的一个。展馆的布置为一个回廊式的展厅,它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介绍吕玉兰从一个普通农民到成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的经历。特别是馆内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农民的一生。东留善固的“梨花”在三月底开放,吕玉兰仿佛在地里忙碌的身影又在我的眼前闪现。她的这种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玉兰精神”正是我们临西人所应该铭记和发扬的。

我们临西有美景,有名人,也有美食。比如石头饼卷和尖庄的手工空气面,就远近闻名。

石头饼卷在清泉街南头的路东有一家店,这家店大概开了有十几年了。每到中午和晚上吃饭的时间,就可以看到络绎不绝来买饼卷、吃饼卷的人。饼卷不贵,一般10到20元一张,凡是吃饼卷的都图个实惠,比如,有两三个朋友,花上40——50元钱,就能吃得饱饱的,还能解馋。那里的师傅有两个人,一个是擀面的,一个是做饼卷的。他们两个人擀、摊、卷很有节奏感、画面感。他们做的很快,一般一张饼连擀带摊到烙好也就一分钟左右,一张热腾腾的饼卷就出炉了。吃的时候加上一碗鸡蛋汤或紫菜汤简直是绝配。饼卷里的牛肉很耐嚼的,吃上一口,香气四溢,饼上也都是牛肉的味道,让人唇齿留香。再加上蛋汤里胡椒粉的味道,每个到那里吃的人,都连连称道。

尖庄的手工空心面也是临西的一种土特产,它特别细,并且是空心,喝起来特别软和滑,并且劲道。喝的时候,如果再撒几朵葱花,滴几滴香油,就更爽了。因此,不少来临西的人,不少临西外出的人,都要提上几箱呢。

美丽富饶的家乡啊,让我留恋,我要高声赞美你!

热门推荐
1雨中撑起的那把伞
2搞定自行车
3我学会了包饺子
4仰望那个篮球筐
5神奇的实验
6欢乐的学校
7跟妈妈学做饭
8铁棒变色了
9童年趣事
10泰国之旅作文
11放风筝
12天地之精华,黑夜之静美
13张家界游记
14与名著共呼吸
15给阿公阿婆的一封信
16那一刻,我长大了
17登山路上
18难忘暑假作文
19回顾2022展望2023
20我品尝了友谊的滋味
21我爱春天
22太阳公公快出来
23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24游贵州
25绕道而行
26餐桌上的谜底读后感
27放下残留的美
28森林里的故事
29爱是一个拉链头
30忘带作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