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臣臣的作文

【篇一:孔子隐退】

一批诺贝尔得主开会讨论,得出了21世纪人类的生存必须要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结论,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但我想说的是,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最起码并非全部正确。

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但在创立之初,就不被任何统治者所认同和接受。而后来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是因为它已有了新的发展。所以说,今日它不被推崇的原因何,可想而知。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时代潮流:顺则昌、逆则亡。“安能以孔子之是非,辨是非?”明清时期,我们的先辈们就已提出反儒学的主张。而现如今,“蒜你狠”、“糖高宗”、“涨”的冲击力为何应声而起?这无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吧。这些新名词,既短小幽默,又能客观反映社会现实,起到讽刺、警醒世人,如此看来,顺应时代,又有何不可?

假使21世纪的我们都学习孔子思想,人人学习礼教,那是否还要见到长辈们就下跪叩首,见人就揖手问好?其结果显而易见。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理早已不适合现代社会。从汉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满清,山河破碎,割地赔款,这难道不是孔子之罪吗?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不断解放,而我国却陈守儒学正统,又怎会不落后?

反观今日,社会交往频繁,各种思想互相激荡,推动着世界不断前进。洋式商品有何不可,难道你可以否认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服饰、德国的制造零件、美国的汽车……?这一系列的东西不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吗?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日,我们昂首走在世界的前沿,我们失去自我了吗?没有!中华文化正以其特有的包容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地汲取优秀的文化充实自我。

诚然,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也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值得我们学习,但你可曾想过,正是因孔子的隐君,鲁迅的退出,才使得我们的中华文化得以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所以我认为:孔子应隐居历史。

【篇二:紧张的论语背诵大赛】

寒冷的下午,窗外寒风凛冽,可教室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哦,原来是在举行论语背诵大赛呢。

“咳咳!”老师清了清嗓子,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宣读规则,生怕有所遗漏。“对了,全程不允许有带小抄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老师补充到。她话音刚落,一些‘心术不正’的同学哀叹起来,一脸沮丧。

“下面请第一组同学上场”主持人话还没说完,第一组的同学似乎早已按捺不住,纷纷站起身来,神采奕奕走向讲台。

“开始!”老师发令。“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台上的同学一个个噼里啪啦地说个不停,一位同学卡壳了,另一位同学立马捡起还未落地的话流利地背诵,像是与时间赛跑;台下的同学用认真的眼神盯着他们,竖起耳朵来找茬,一丝不苟的模样真称得上专业评委。

转眼间,小组赛就到了我这组。

在台下,我们相互推托,谁打头阵?不知道,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最终,我身为组长扛起了这关乎士气的“大旗”。

老师倒数着“5…4…3…”,每数一下,我的心就咯噔一下。我们屏息凝神,站得笔直,看起来有些僵硬,廖同学心虚的把手背起来,两个女生低着头,观众们片言不语,目光聚焦到我们身上,我有意扭头避开,教室里充斥着紧张与恐惧,安静得让人喘不过气。

“开始!”号令刚下达,我如同打机关枪似的背诵着“孟武伯问孝,子曰:君子不器……君君,臣臣……”教室里我的背诵声不绝于耳,我不敢看观众和老师,越背得多,越显急促,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可能是教室太闷吧,我感觉到脑子有一丝热胀、额头上有一丝滚烫。

“子夏曰……”“子夏曰……”,我抬头望着天花板,吞吞吐吐地重复着。下一句到底是什么?我的心每一根神经都像紧绷的弦,外表强装淡定,心中却早已波涛汹涌,我抖着腿脚,眉头紧皱“是什么呢,哎呀,到底是什么嘛”我心急如焚,我想四下若没有人,我一定一定哭出了声。

忽然,俊一下意识地接了起来,救组员于水生火热之中,救我于尴尬之境。

短短的三分钟飞快流逝,可对于台上的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是那样艰难。

“叮铃!”终于,时间到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噩梦终于结束了。

热门推荐
1求一方荒芜
2不学礼,无以立
3匆匆
4多彩的活动拔河
5的作文
6感受诗词中的温暖
7我的小学老师
8我喜欢的经典作品
9我的好爸爸
10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11数学作文
12茶花的自述
13梦想未来
14中秋节里的故事
15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16唯精神修养永垂不朽
17我的梦想
18我的邻居
19发扬红军精神
20我的成长日记
21单纯是一剂良药
22日出
23心底那朵浪花
24追忆·童年趣事
25胜似亲人
26日出
27丰子恺漫画
28会变色的校园
29我的青春里有母爱
3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