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坊的作文

【篇一:再游颐和园】

那天由于下雨,我们只走了颐和园的七分之一。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北京,所以,从圆明园出来,我们就直奔颐和园。

这次由爸爸来做导游,我们从颐和园的北宫门口入园。一进北宫门,就看到了著名的苏州街。苏州街是一条后湖沿岸的买卖街,仿照江南水乡临河街市的格局建造。据说当年的皇帝皇后常常泛舟游逛,而商店的伙计就由宫中的太监充任。看来,这些生活在京城的帝后想把江南水乡也搬到园子里来,他们可真会享受啊。接着,我们上了石拱长桥,过了松堂,然后往右边绕着弯曲的林间小路慢慢走,边走边看,真正是美不胜收,不久就看到了清可轩遗址。在由天然险峻山石构成的原后檐墙上,我们还清楚看见“清可轩”三个大字,据说,那还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在字的右边,两块山石之间有一块巨大的梁柱,焦黑的颜色仿佛在诉说那段烈火焚烧的屈辱历史。过了清可轩遗址,继续往前行,我看有一处景点叫“宿云檐”,好象跟“关公”有关,里面栽满了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林中还有很多可爱的松鼠,自由的追逐,嬉戏,我是第一次亲眼看见小松鼠,很喜欢。再往前,我们就来到颐和园著名景点之一——石坊。石舫原名清晏舫,建于1755年,舫身用巨石雕造而成。通长36米,有上下两层舱房。取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水不能覆。但石舫犹在,而清王朝却已成为历史。石舫旁边游人如织,很多游客排起了小长队,等待着在石舫拍照留念,岸边的白灰色花岗岩石栏,已经磨的乌黑油亮,我也赶紧和爸爸、妈妈在石舫边留影。

看完了石坊,我们往东行,前面就是著名的长廊了。长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有油漆彩画14000多幅呢,是中国廊建筑中最大、最长、最负盛名的长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我们沿着长廊一直往前走,虽然长廊正在装修,无法走在长廊里面,细细游赏,不过我们仍可以看到长廊最外层的画,从中感受长廊的艺术魅力。走到排云殿前,我发现那一小段的长廊没有封住,“太好了!”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赶紧走进去欣赏,“咦,为什么很多画都一样呢?”我觉得奇怪。妈妈笑着叫我再仔细看看。哦,原来很多画看上去一样,其实,根本不一样,要不是多一座屋子,要不是少一座塔……真有趣!妈妈说:“长廊里面没有一幅画是重复的。”太了不起!

背后就是佛香阁了。佛香阁建于万寿山前山陡坡高21米的巨石台基上。它面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佛殿,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彼此呼应,蔚为壮观。“哇,好壮观啊!”我仰望着佛香阁连连赞叹。可惜佛香阁正在修缮之中,我不能上去细看,只能望“阁”兴叹了。

还好,今天风和日丽,我们可以坐船游昆明湖。此时的昆明湖面上波光粼粼,游船穿梭,好不热闹。我急忙拉着爸爸往最近的一家船坞跑去,租了一艘小船游湖。我和爸爸踩踏板,妈妈坐在船头。昆明湖真大,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我们决定从十七孔桥下面过,然后到对岸的西堤,沿着西堤六桥航行,最后绕南湖岛一圈回来。于是我和爸爸合力径直划向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连接东岸和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是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形状就像一条长虹横水面上,可美了。我好不容易才把好方向,我们的船终于从中间那个孔过去了。过了十七孔桥,我们把船划向西堤。西堤是模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从南向北依次筑有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沿堤遍植桃树和柳树,现在是夏天,看不到粉色的桃花,只有绿柳依依,我想,如果春来柳绿桃红,那应该更好看。沿着西堤,我们的船慢慢前行,微风习习,水面上漾起层层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煞是好看。抬头看远处万寿山上那巍峨壮丽的佛香阁,秀雅宁静的湖心岛,再看看近处这碧波万顷的昆明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真是心旷神怡啊!

忽然间,很庆幸自己在离开之前能再次游赏颐和园,这次的游赏才真正领略到颐和园的丰姿。离开时,我还是万般不舍。妈妈说:“不要紧,留着一些景点,等下次再来观赏。”是啊,留着一点想头也很好,我这样安慰我自己。

【篇二:幻境】

朦胧睁开双眼,“咦,这是哪?”士隐迷迷糊糊地看了看四周。

这里,烟雾迷漫着,到处是白花花的一片。“有人吗?”他大声的叫喊着。可是,这里静得可怕,连回音也没有。

他低下头,发现自己正站在水中,那水中也是那么的静,只有自己脚踩下的一圈圈涟漪……

一阵微风吹过,烟雾袅袅,弥漫开来,他隐隐约约地看见前面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坊,连忙走上前去。

只见那石坊上刻着四个大字——“太虚幻境”。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看毕,又往前走。这时一声霹雳,他便回到了那小小的葫芦庙旁。

他想再次回到刚才的梦境,谁知几乎忘记,只是一个隐隐约约的故事在脑中闪现……

西方灵河岸上有块三生石,是女蜗补天时留下的一块顽石。石头旁,有一株仙草“绛珠草”。赤霞宫的神瑛侍者常常以甘露灌溉,这仙草才得以存活。后来,受天地精华、雨水滋养的仙草脱变为人形,是一位美丽的女孩。她以蜂蜜为食,灌愁海为饮,为了报答这几千年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她在转世后以一生的眼泪作为回报。

士隐他越来越不明白,这个离奇的梦境到底意味着什么?那副对联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又表达了什么?梦境里的情景又发生了什么事……他坐在书房,苦苦寻思。

可就在这时,他却不知,这株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已经转世到了人间,一段浪漫、离奇而又凄美的故事已在生活中蔓延开来……

热门推荐
1风雨中的那张笑脸
2忍不住回头
3植树看图写话一年级
4足球赛
5独予你花期
6心情扫描仪
7爸爸,我想对您说
8便利的碎片化生活
9有你真的很幸福
10足球精神,指引我们前行
11我当上了天气消息发布员
12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3我生命里的那抹阳光
14爱的叮嘱
15以老物件为题
16取个新名字
17物虽小,勿私藏
18父子之间
19小组“排卖会”
20乡下人家
21自信让生活更美好
22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23我的房间
24话到舌尖暂隐藏
25以自然为友
26声声爆竹除旧年
27童年趣事
28星空下的遐想
29赶集的日子
30莫为恶魔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