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紫藤萝下】
晨曦洒落,轻风拂过,花儿们轻歌曼舞;欢声传过,踏地留声,你我从花下走过。百米紫藤长廊,留下我们多少足迹,千百紫藤萝花,听过我们多少笑语。——题记
相识
雨,落下,洗去叶上薄尘;风,轻拂,驱去夏日炽热;叶,沙沙,欢迎新生你我。
还记得么?那天,坐在新教室的我们,倾听窗外雨和叶的合奏。老师说,哪位同学去拿一下书?“我去。”两个声音同时响起,“唰”一声,两个人同时站起。我们互相对视,轻轻一笑,同时说:“老师,我们一起去吧。”是如此默契。你笑了,我笑了,同学和老师也绽开了笑脸。长廊下,你我并排抱书走着,雨声,脚步声,显得那样有节奏,“呼”,一阵风吹过,“呵呵”一阵笑声传出。
紫藤萝下,你我相识,盼着花开,不知不觉中,早已播下友谊的种子。
相知
淡紫色的花,淡紫色的蝶,淡紫色的香,翠绿的叶子,在你的眼前、鼻前萦绕。淡淡的香,吸引着蝶,吸引着蜂,吸引着你我;深浅不一的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如一颗颗细小的珍珠;轻盈的蝶,在花与叶间,轻轻漫步。
我喜欢和你坐在花下畅谈未来,你喜欢和我在长廊中追逐嬉戏;我喜欢和你在芳香中分享心事,你喜欢和我在绿阴下讨论学习。也许是巧合,也许是默契,我们总能在紫藤萝下相遇。渐渐,我们谈学习、谈理想、谈人生,如兄弟般的情谊在慢慢生长。
紫藤萝下,你我相知,看花开满枝头,蓦然回首,身后已花开满地。
相别
花已落尽,只有墨绿的叶,和你,还有我。蜂已离开,蝶已飞去,香已散尽。浓密的叶,隔去了炽热,挡住了灼热的阳光,屏去了聒聒的蝉嚣。静静的,只有你我轻微的脚步声。
百日,不短,却也不长。你我在长廊下,向校门外走去,心中都知晓,一别,不知何时再重逢?静静的,我们一句话也没说,甚至脚步声都很轻,因为——不想说,会沮丧;不敢说,怕落泪;也不必说,有默契。最后,没有再见,没有离别前的手势,只有一个眼神、一个硬挤出的微笑……转身,一颗泪从眼眶溢出,顺着脸颊滑下,滴在地上,“啪”一声,震彻心霏。
紫藤萝下,你我相别,没有言语,只有身后的情深和那久久萦绕耳边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花语
人虽离去,花会重开,蝶会再来,叶亦更翠,香亦更浓,朋友,相信我们会重逢。
【篇二:梦红楼】
几番烟雨朦胧,飘过心上,微漾涟漪……
或是从你入贾府开始吧,我便被你的明媚所吸引。几丝长发斜垂,面容妩媚,似笑非笑间,却夹杂着几点悲伤。
年少时,我并不懂你的哀苦,甚至,有些认为你是轻薄的女子,常常面景而悲,泪水长垂,待我稍长些,我轻轻拂去着,你容颜上的一层薄尘,又重阅你,不禁水波潋滟。
待你初入贾府时,还是那个浅笑微微的素衣少女。或是命中注定,曾遇见了宝玉,那时,你渐渐舒展愁容,露出了丝丝笑赝。亲人去世,你变成了孤儿,笑容不再。
春去秋来,你曾与众人醉饮诵菊花,更是一代才女风华;你曾葬花,埋没瑛红的三月繁华,黯然垂泪。有多少次,你独自守着闺房,一遍遍的对镜梳妆,淡扫峨眉,幻想着与心上人的时光。
在这座灯火通明的府邸里,你爱过,恨过,怨过,愁过;又曾醉过,思过,念过,想过,却终得来繁华落尽,虚无一场。
墨色深秋,夜凉如水,有谁曾倾听过你的万千惆怅;又有谁,曾注意到你声声相接的咳喘?多少个深夜里,你哭泣过?又有谁知道,你念了宝玉多少个岁月,说过多少声"负心郎?"
可是最终,在一片灯红鼓锣中,却黯然发觉,竟只是空梦,痴情一场。漫天飞雪纷扬,寒了,落了,碎在你的心上。终一切待风雪来抹去,从此,柔骨终化为流水。
梦过一场,寻过一场,爱过一场,恨过一场。默默的,待满脸冰凉,才发觉,泪水早已四溢了眼眶。或许你正似那辛弃疾所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黯世俗,孤谈独影;又或似李商隐所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一片痴情。
梦过红楼,才知你,一个柔弱女子的惆肠百结,爱恨离愁。梦过红楼,才知你,一生的曲折不易,流年芳华……
梦里,桃花如雨,旋着,转着,从叶间落下。你倚着木锄,素色的裙裾飞扬,笑意微微,垂眸轻吟,全然,再无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