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亲爱的父母:
你们好!
时光如白驹过逝,孩子长大成人。我步入快节奏的生活,想扬起理想的旗帜,追求我学医的梦,那我便是一棵树,茁壮成长,竭力以树梢触碰医学天空;金融热狂潮如日中天,那我便是未破壳的种子,束缚在一寸之地,变的迷茫。
人总是习惯被利益蒙蔽双眼。学子时期,分数高低似乎成了判断学习的唯一标准;走进社会,钱数多少似乎成了人生选择的唯一方向。这很好笑不是吗?被这些利益所笼罩下的人似乎成了“数”的奴隶。它们是枷锁,得失之间。不同的是,有人拼命挣脱,终成无谓,在自己的天空繁星灿烂;有人颓废被迫,终成无畏,在乌云之下灯火阑珊。我更愿意抱着医学之道,选择前者。
人若是没有了兴趣,就如沙漠中的花,垂死挣扎。兴趣,才是最亮的指明灯。古有不少文人雅士,再兴趣引导下成就一番伟业,如诗仙李白;今有不少科研学者,在兴趣引导下创造祖国美好明天,如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那些走在兴趣道路上的人,更能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反之,又如何以“三分钟的热度”走完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路。正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兴趣枝头,金融与医学齐放,但我唯有选择后者,才能是一枝红杏出墙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鲜艳,自由地绽放。
于我而言,医学如鲜花,金融如山路,我将满树的鲜花作为树根的梦,将崎岖的山路看做森林的陷阱,
造就和谐自我,我愿选择你们眼中艰难的医学路。我坚信“我习于冷,志于成冰”这句话不是空言。活着,就要燃起热情,扛起所谓的心酸与苦难,自我鼓励着用成长的温度去融化人世的冰霜。就像音乐巨人贝多芬,即使到了失聪的地步,也能创作出人民的乐章《欢乐颂》。他有毅力,我有恒心。以一颗追梦的赤子之心,就算万般阻扰,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想以我未来的医学之术,为人民服务,挽救每一个求生的欲望,想看到病人脸上再次扬起笑容,想看到人们健康地生活,明日依旧阳光,拂去病魔阴霾。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医学天空终有我这只鸿鹄,医学海洋里终有我这条鲲!
此致,
敬礼
李明
201×年×月×日
【篇二:辨变辩】
俞敏洪说:“人活着,活三条命,第一条叫作性命,第二条叫作生命,第三条叫作使命。”
我认为人生在世,有三使命:一辨世界,二变自己,三辩人生。
从小到大,父母老师所教我们的便是“辨是非,明真理。”“先成人后成才。”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这就要求我们养成一双能辨事实真假,打碎空言的眼睛。当我们能够辨别是非善恶之后,我们当自信,坚持自我。毕竟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改变自己从来都比改变他人,改变世界要容易的多。但这“变”也是大有讲究的,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应该不断改变自身的不足,向越来越好的方向改变。
《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接受能力较差,记忆力也不怎么好。上私塾时,常常为两三句话而伤脑经,但他通过不断改变方法,日夜苦学,终成一代学者;三国时的董遇,家贫无力上学,但他并未放弃,改变想法,边砍柴边学习,他坚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终成就一生。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需要改变自己,从而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史努比之父,查尔斯,小时候乏善可陈,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由于从小喜欢画画,他改变方向,想美术进军,经历一番曲折后,他的史努比一飞冲天,风靡七十几个国家。如果没有查尔斯当年的改变,那么占据了许多人童年的史努比也将不复存在。
然强调“变”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坚定真心也很更重要,我们要做到平衡。北岛曾在《波兰来客》中写道:“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撞在一起的声音,是梦破碎的声音。”这便是轻言放弃的结果。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涵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我们只有在不断变化进步后,拥有强大能力时,才有资本与全世界辩论,与人生辩论,改变我们的未来。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有多惨,就会一下对你有多好。
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作者,何必把剧本写的这么苦不堪言。
就像鲁迅先生希望的那样,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夜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