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方文化的作文

【篇一:小学:礼物】

送老外的礼物?要有中国特色的。我和姑姑一同来到城隍庙为这个老外选购礼物。

谭木匠是我们第一家光顾的店,走进店中一股木头的香味,不,这是中国的味道。这里卖的都是梳子,有角木梳,木梳。从普通到名贵,从平凡到罕见,各种各样的梳子都有。紫红色的包装纸,一朵银色的牡丹印在上面,中间写着“和睦富贵”四个繁体字。一把棕色的黑檀木梳,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摸上去舒适无比。一把玉木梳也是有黑檀木做的,梳子的尾部雕刻着一朵牡丹,还有一面镜子,镜框也是有黑檀木制作的。听店员介绍黑檀木是最好的木料,所以价格比较贵,这套就需要1299元。这套礼盒有着中国的味道,我们买了一套准备送给外国朋友。

我们又来到了一家商店,这家店真是包含了中国的许许多多文化。起初我以为这些小小的桌子椅子是玩具,仔细一看,着椅子是用木头做的,上面有着精细的雕刻,龙,凤这些都能在桌椅上看到。屏风,说实话我是第一次见,上面有四幅画,画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和她们的一个故事“西施沉鱼”“邵军出塞”“貂蝉闭月”“玉环着花”。这古代的文化也显现在了这上面。筷子,我们平常每天都要用的筷子,在这被精美的装饰了下,上面印着花朵,真没想到筷子也是如此有中国特色的呀!考虑到了西方人的用餐,这里还有桌垫,这桌垫上有着双鱼图,鲜艳的大红色,这更是中国的颜色。最令我难忘的是一幅国际象棋,这原本是西方文化,不过这里把棋子变成了秦兵马俑的模型,这不但有中国文化还有西方文化。

【篇二:独立宣言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就了龙应台《独立宣言》这篇文章。东方的母亲希望与孩子保持儿时的亲密,而西方长大的孩子,却从小就被培养要独立要自主。

其实,孩子们的独立并不是意味着疏远母亲,只是不再依赖母亲,不想让母亲为自己的生活操心,也不希望母亲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更喜欢文中十一二岁的菲利浦,他的身上有我的影子。从小我一直都想证明给母亲看,自己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也会像菲利浦一样,更注重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更在意自己的个人空间。像吃饭、穿着、上厕所这些事父母完全没必要多管;去什么地方旅游,怎么去,都不希望被母亲安排。

但现在中国的母亲却管得过于严,也管得宽,什么都要管,觉得“我生你养你呢,无论多大,你都要听从我的!”从青春期开始,父母亲就逐渐不怎么理解我们,虽然他们也尽量、尽力去了解。话说回来,他们的了解方式是有问题的,这时候反而会引起子女的抗拒,并想着离开他们。父母觉得对他好,但他觉得没必要。当我们对父母说出我们自己的感受时,他们却当听不见,更有甚者,棍棒相加,使得往后孩子都不再敢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文中作者对安德烈礼节太少提出看法的片段,我更是感同身受。我更像西方文化熏陶下的孩子,不喜欢过多的礼节,觉得过于繁琐,于是我就不愿意跟外人见面,天天与手机,与网络打招呼,毕竟跟它们见面不用太多的礼节,没有心理负担。不过,作者提出的批评我还是接受的,礼节是中国传统美德,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亲近,这有什么不好呢?良好的社交还是必要的,人毕竟还是有社会属性的。

《独立宣言》这篇文章写出了两代人之间、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是当下父母与孩子的真实写照。我觉得无论做父母的,做孩子的都应换位思考,尊重彼此的想法,互相取长补短,让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独立,更加强大。

【篇三:语言,推开了未来的窗户】

语言,是使我们不断发展进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少了语言,我们的世界会变得错综复杂。每个国家、地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系统。语言,就像一扇窗户,会带给我们各种不同的惊喜。

我学习英语差不多有十年了,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一门语言不是一件难事,可是要学好一门语言,那就需要加上恒心及毅力。学习外语,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语言,的确为我推开了不同的窗户。

语言,为我推开了文化知识的窗户。学习一门语言,需要了解他的语言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学习英语,使我了解到了西方文化:许多英语的阅读篇章都会介绍西方的文化和历史;雅思考试和ACT考试,使我了解到许多英语科普知识,掌握了许多专业术语;通过与外教的交流,我明白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我们的交流隔阂也慢慢变小。英语,为我推开了文化知识之窗。

语言,为我推开了友好之窗。学会一门外语,可以顺畅地和外国人沟通交流。良好的英语表达水平与言语交际技能,使我和外国人沟通得行云流水。学习英语,使我交到了不少英国或美国的朋友;学习韩语,让我增添几位韩国伙伴;学习西班牙语,当我去到一些欧洲国家时,会有不少欧洲朋友因为我会西班牙语而帮我解决困难。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增广自己朋友圈的桥梁。语言,为我推开了友好之窗。

语言,还增添了我学习的动力。学好了英语,我可以顺利到英美国家留学,为自己的学识更上一层楼而努力;学好了韩语,我可以去日韩旅游,见识一下亚洲发达国家的情况……这么多诱人的未来,驱使我不断地学习。语言,为我开启了动力之窗。

虽然有时候语言有可能是一种武器,使两种不同文化的人渐行渐远,但如果不学习语言,相信产生的就不仅是隔阂了。语言,为我打开了文化知识之窗,为我打开了友好之窗,也为我打开了动力之窗。语言,为我打开了绚烂未来的窗户。

热门推荐
1那一次,我真感动
2父亲
3给习爷爷的一封信
4底色
5我家有个“诸葛亮”
6描写海棠花的作文
7快乐的果色生香
8第一次生火
9聆听
10可爱的同桌
11书我的宝藏
12一把伞的故事
13美丽的桐庐
14暑假记事的作文
15小鸭子得救了看图写话
16有备无患
17童年的记忆
18我当小厨师
19有意义的寒假生活作文
20勇气制造厂
21带着感恩出发
22等秋风来
23故乡行
24我和爸爸
25我喜欢的菜园
26邂逅春天
27美好的梦想
28李老师的味道
29开朗的同学
30成长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