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方文化的作文

【篇一:小学:礼物】

送老外的礼物?要有中国特色的。我和姑姑一同来到城隍庙为这个老外选购礼物。

谭木匠是我们第一家光顾的店,走进店中一股木头的香味,不,这是中国的味道。这里卖的都是梳子,有角木梳,木梳。从普通到名贵,从平凡到罕见,各种各样的梳子都有。紫红色的包装纸,一朵银色的牡丹印在上面,中间写着“和睦富贵”四个繁体字。一把棕色的黑檀木梳,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摸上去舒适无比。一把玉木梳也是有黑檀木做的,梳子的尾部雕刻着一朵牡丹,还有一面镜子,镜框也是有黑檀木制作的。听店员介绍黑檀木是最好的木料,所以价格比较贵,这套就需要1299元。这套礼盒有着中国的味道,我们买了一套准备送给外国朋友。

我们又来到了一家商店,这家店真是包含了中国的许许多多文化。起初我以为这些小小的桌子椅子是玩具,仔细一看,着椅子是用木头做的,上面有着精细的雕刻,龙,凤这些都能在桌椅上看到。屏风,说实话我是第一次见,上面有四幅画,画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和她们的一个故事“西施沉鱼”“邵军出塞”“貂蝉闭月”“玉环着花”。这古代的文化也显现在了这上面。筷子,我们平常每天都要用的筷子,在这被精美的装饰了下,上面印着花朵,真没想到筷子也是如此有中国特色的呀!考虑到了西方人的用餐,这里还有桌垫,这桌垫上有着双鱼图,鲜艳的大红色,这更是中国的颜色。最令我难忘的是一幅国际象棋,这原本是西方文化,不过这里把棋子变成了秦兵马俑的模型,这不但有中国文化还有西方文化。

【篇二:独立宣言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就了龙应台《独立宣言》这篇文章。东方的母亲希望与孩子保持儿时的亲密,而西方长大的孩子,却从小就被培养要独立要自主。

其实,孩子们的独立并不是意味着疏远母亲,只是不再依赖母亲,不想让母亲为自己的生活操心,也不希望母亲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更喜欢文中十一二岁的菲利浦,他的身上有我的影子。从小我一直都想证明给母亲看,自己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也会像菲利浦一样,更注重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更在意自己的个人空间。像吃饭、穿着、上厕所这些事父母完全没必要多管;去什么地方旅游,怎么去,都不希望被母亲安排。

但现在中国的母亲却管得过于严,也管得宽,什么都要管,觉得“我生你养你呢,无论多大,你都要听从我的!”从青春期开始,父母亲就逐渐不怎么理解我们,虽然他们也尽量、尽力去了解。话说回来,他们的了解方式是有问题的,这时候反而会引起子女的抗拒,并想着离开他们。父母觉得对他好,但他觉得没必要。当我们对父母说出我们自己的感受时,他们却当听不见,更有甚者,棍棒相加,使得往后孩子都不再敢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文中作者对安德烈礼节太少提出看法的片段,我更是感同身受。我更像西方文化熏陶下的孩子,不喜欢过多的礼节,觉得过于繁琐,于是我就不愿意跟外人见面,天天与手机,与网络打招呼,毕竟跟它们见面不用太多的礼节,没有心理负担。不过,作者提出的批评我还是接受的,礼节是中国传统美德,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亲近,这有什么不好呢?良好的社交还是必要的,人毕竟还是有社会属性的。

《独立宣言》这篇文章写出了两代人之间、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是当下父母与孩子的真实写照。我觉得无论做父母的,做孩子的都应换位思考,尊重彼此的想法,互相取长补短,让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独立,更加强大。

热门推荐
1你的乡愁
2重庆磁器口一览
3成长中的烦恼
4无私的爱
5书是我的最爱
6可爱的家乡——凤岗
7糊涂的大明
8小时候的我作文
9擀秋果
10下辈子还做您学生
11小叶子旅行记
12写春联
13的作文
14守望
15试卷发下来了
16多彩的夏日
17油渍渍的爱
18惊喜
19人生的滋味
20我的小伙伴
21我爱我家
22鼻涕虫
23我敬佩的一个人
24珍惜时间议论文
25感悟汉语
26难忘的笑声
27一件小事
28第一次独自在家
29软枣猕猴桃自述
30我身边的好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