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香味最浓】
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味道,或清爽,或美丽,或甜,或苦。大概也只有这书香味,最为浓烈,最为持久,最震撼人心……
品红楼梦断
一部佳作,流传千古。没错,它就是《红楼梦》。黛玉身世悲惨,性格娇羞;宝钗出身富贵,性格刚强;宝玉少爷贵命,性格软弱。一个富有的大家庭,一个古香古色的大庭院,一群美丽的姑娘,一个惹人爱的少爷,一个凄惨的故事。宝玉和黛玉互相爱慕,却因娇羞不敢明言,又因家族的刻意安排,无奈,落泪。黛玉葬花于海,烧诗毁巾,苦苦的无奈等待,最终,却只是等来心上人要迎娶宝钗的喜事,悠悠愁绵,离情别恨,又有几人能体会?就这么,一位妙龄而又可怜的女子,含泪而死。只能说,红楼,一个梦断的地方……
享西游行乐
要说起聪明机智,非悟空莫属。他身怀七十二变,学得了长生不老,驾得了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纵使他也很是顽劣,干过种种坏事,留下斑斑劣迹,但我还是为他所折服。他三打白骨精是为救师父,他偷人参果是为了给众师兄解馋,他宁愿被误解也要保护师父安然到西天取经。他的忠心,他的机智,他的敢作敢为是亘古不变的。我钦佩他的一切,并且感谢他的一切。因为有了他,才让那西天之行满怀快乐。
得板桥之趣
郑板桥,一代著名画家。他因画竹而名声大扬,可他却从不为名利所动容。一座茅草小屋,窗外种上几株新竹,挺拔而坚韧,就像他的为人一般;窗内放上几盆幽兰,盈香满室,为此,足矣。不慕名利,不贪富贵,这就是他的一生,平凡而又自然的一生。他的人生之趣,让我也仿佛沉浸在其中……
感谢书籍,给我如此多的信念与乐趣!
此刻,风吹过,带来清爽的味道。
此刻,云走过,带来美丽的味道。
此刻,我坐在这儿,手捧一本书,一股浓浓的书香化作烟雾弥漫在身边……
【篇二:懂得知足】
“知足者常乐”这是一句俗语。这句话的意思是知足的人就会常常快乐。是啊,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懂得知足,不能过于贪婪,那样才能够快乐地生活。但是,有些人却不懂得知足,那就必做失其本心,失去一颗知足的心。
懂得知足就是学会放弃。现在越来越多的黑心厂家为谋求利益,不断地欺骗消费者。从最先的三聚氢铵到现在染色馒头,达芬奇家具,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如果那些商家都知足一点,老老实实生产,买卖,放弃那些虚假的东西,放弃那些虚假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好好地度过每一天,不就是知足吗?
懂得知足就是不慕名利。晋代陶渊明的高风亮节一直为后人所赞叹。他不慕名利,不慕荣华富贵,只愿在深山中做一个隐居的诗人。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朽诗篇,因为他懂得知足,有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的品格。明代名臣于谦也是不幕名利的人。别人进京带千两黄金,而他只带两袖清风,这都表明了不慕名利是知足的表现。不慕名利,满足地度过每一天,不就是知足吗?
懂得知足就是闲适快乐。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闻名天下。他自号醉翁,与大家一同喝酒,并“颓然其间”。闭适快乐地畅游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不就是懂得知足吗?晚年的他又自称“六一居士”。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还有老翁一个。每日饮酒,每日下棋,闲适快乐,不就是知足吗?这就叫知足常乐啊!
我们也应该懂得知足。不能一味地追求金钱、名利。过于执着地追求,还不如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倘佯其间,那不是更快乐吗?
我们不应该贪婪,而要学会放弃,像陶渊明一样不慕名利,像于谦一样两袖清风,像欧阳修一样闲适快乐,这不就是懂得知足的表现吗?
【篇三:真的不容易】
是谁,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七(3)卓远班的莘莘学子?是黄老师!
是谁,不慕名利地为教育事业尽心尽职,以校为家,以学生为孩子?是黄老师!
是谁,为了留下学生初中美好的回忆,而废寝忘食地纯手工制作“成长视频”?没错,还是黄老师!
黄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真的,不容易。
下课时,黄老师便会提着大皮包,走进教师办公室,然后,一屁股坐在那硬邦邦的木椅上,伏在桌子上,做着短暂的休息。
上课时,黄老师会立马摆脱疲惫,取而代之的是精神焕发。黄老师的语文课堂让我们心情激荡。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手舞足蹈,时而神态内敛。可是,当我看见黄老师那布满了红血丝的双眼时,不禁有些难过,黄老师真的不容易。
“哈哈哈!””呵呵呵!”这是同学们拿到红卡时,或拍照时,或看着成长视频时发出的欢快声音。他们个个眉开眼笑,有的同学眼睛甚至都眯成了一条缝,嘴巴中的牙齿都露出来了。这一切,都来自于黄老师艰辛的付出。
正如邓小平爷爷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黄老师便是我们的植树人!
黄老师,他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