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冬雪中的西湖】
要论西湖何时美,那肯定是在白雪纷纷的冬天。那冬雪中的西湖,如诗,如画,纯洁得没有一点污迹,洁白得没有一丝痕迹。
那冬天的寒风,没有北方那么冰凉刺骨,疯狂激烈,反而是柔和的,舒适的清风,带着跃动的雪精灵,纷纷扬扬地落在这片美丽的西子湖。那美丽的西湖就像一位羞涩的小姑娘,偷偷地捂着脸,安稳地睡了。那清风领着美丽的雪精灵,为西湖的微微抹上一层薄霜,如同水晶一般清亮透澈,西湖更是笼着一层美丽轻柔的面纱,不禁会让人们浮想联翩:这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童话?
西湖沉稳地托着几只小木舟,木舟也全是雪白的一片,躺卧着,仰望雪花纷飞的天空。这时,几只淘气的鸟儿扑扇双翅,三跳两蹿地上了小木舟,啾啾地低语着。小木舟静默着,迎接小鸟的问候。雪花跳动,鸟儿的翅膀上落了霜,它们蹿动着,挺立着一棵苍翠的青松。青松已经饱经风霜,却依旧那么苍翠有力,一团团飞雪,更把它漆成了雪白,树上凝结的冰霜,更是让树散射出银色的光芒,闪闪发光。一些淘气的灰松鼠,也从青松中探出小脑袋,仿佛也是要欣赏这如画的风景似的。
雪中的西湖,最美的也许就是断桥了。柳树如同发发飘逸的美女,在风中轻柔地摆动被雪涂抹得清亮的长发;她们轻坐在断桥边,迎送着许多欢乐的游客,甜甜地笑。尽管是北风呼啸的冬天,但小鸟们还是叽叽喳喳地在雪中欢叫,欢迎着人们来到断桥。断桥似乎就更加美丽了,经过雪花的修饰与打扮,银装素裹,与无言的湖与山,几乎融为了一体。断桥隐没在了雪景中,似乎还带着神秘而温柔的微笑,向远方的客人展开了自己的双臂,让他们跳进她的怀中。只要走上白雪染过的断桥,就会觉得风儿静止了,城市也没那么喧闹了。留下的,只有让人神清气爽的雪景与缤纷的白雪,无任何遗憾。远处的雷锋塔与保俶塔,居高临下地望着你,仔细听,他们似乎是在回应你,陪伴你在雪中的西湖。天上的白云也在向你招手,雪花是他们馈赠于你的礼物。
冬雪中的西湖,如此美丽,如此亲切,又如此温暖,牵着你的手,与你相伴,与你同行,你像你的母亲。
【篇二:一场梦,一幅画】
⋯⋯我从从床上爬起来,感觉肚子有点饿,便向厨房走去,刚走到厨房门口,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一些食物蹦蹦跳跳的,跳到了一张纸上,西红柿成了太阳,大白菜成了一棵树,棉花糖成了白云,粉丝成了河流,饼干成了小木舟,他们组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我欣喜地将它拿在手中欣赏了一番,觉得挺神奇,便把它放在了钢琴上做装饰。晚上,妈妈看见那幅神奇的画说:"这是你做的吗?""不是"我回答道,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回房间睡觉了。
天亮了,我缓缓地睁开眼,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那幅画,来到钢琴旁,发现画不见了。
我问妈妈:妈,我的那幅画呢?"
妈妈说:"什么画?我不知道呀。"
我说""就是那幅昨天晚上你看到的画啊!"
妈妈答道:"我记得没有啊,你今天真奇怪!"
我跑到厨房,发现食物都在篮子里,躺的好好的,并没有跳出来,我思来想去,原来这是一场梦。
由于今天是工作日需要上学,所以并没有在家里耽误太久,变上学去了。
来到学校,我跟同桌说了我的梦,他说他昨晚也做了类似的梦,我大概懂了些什么。
放学了,我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个梦似乎在预示着我什么,如果我也照着一幅那样的话,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呢。
我急忙忙往家奔去……(公众号:芒果作文之家)
【篇三:师恩难忘】
回忆起那件往事,真想时光倒流,再上一节这样的课。这位老师将我从一个对写作一窍不通的“好句穷”变成了一个文思如泉的小写作者。为什么一位老师能让我改变这么多?那就瞧瞧下面的故事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年级社团正式开始了。我因为写作不大好,就去了小葵花诗社,这老师叫陈琦老师。刚开始,我有一些紧张,陈老师拿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碧如洗的天空上有两只“白云羊”在嬉戏着,脸蛋红彤彤的太阳公公喜爱地看着,地上有绿茵茵的草地,清澈见底的小溪上有一叶小巧玲珑的小木舟正飘着,老师让我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我心想这太容易了。便说:“一个舟”。虽然是一个没修饰,没色彩的回答,但陈老师却欣赏地说:“说得很好,但是一个舟是不是有点儿枯燥呢?如果更生动一些就好了。首先,不应该是一个舟,应该是一叶舟;其次,这一叶舟是不是有一些特点呢?看,它是黄色的,照常规的判断,应该是木头做的,所以改一下是一叶小木舟;最后加一点色彩,将好词用上,一叶小巧玲珑的小木舟。”于是,我将“小巧玲珑”这个词记在了本子上了。
之后,我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只要陈老师说出一个好词好句,我就记一个好词好句。后来,我发现好词好句处处有,如电视中的广告和动画片中,都有很多好词好句,你若不信,可以去留心观察一下。
一天,我将漫画书带入了社团,下课后,我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这时,陈老师走到我身边,将它拿起,翻了翻后对我说:“章欣奕,以后这类书最好少看,因为一点知识也没有,也没有一些好词。”陈老师说完后便放了下来。转身去准备下节课的教案了。
自打那天后,我家的“漫画客”越来越少,“文学名著客”越来越多了,我的“好词好句库”装的东西也多了,有一天我写的作文发下来,只见我卷子的“容貌”要比以前好看多了:长长的红波浪线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红圈圈多的布了个阵法,大大的笑脸朝我微笑,我当时太开心了,走路都跳了下来。
【篇四:安昌酱香年】
除夕的白天,我与爸爸妈妈去了绍兴安昌寻找年俗传统文化。在这里,我寻到了年味。古镇依水而建,家家户户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沿着小河,踏着青青石板路,我时不时地看见有人在门前杀鸡宰鸭,洗菜洗鱼,大家都早早地准备这一年中最重要的年夜饭了。
还有许多店铺门前都密密麻麻地挂着腊肠、酱鸭、酱鹌鹑、鱼干……整个小楼都被这些酱制品包围了,那场面真壮观!人在老远就能闻到这些酱制品的香味。这里的狗也特别多,而且特别友善,他们在街上溜达,我想他们是自由、幸福的。这时,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船老大在这么好的天气当然也不能闲着,他们大声吆喝着:“来!15元3人乘船了啊!”路边的游客纷纷走向那些小木舟,都想乘一乘乌蓬船。
再往前走,我看见一对六旬老人在卖各种糖和糕点,我们停下来挑选。这时,那位老公公用一根木棒挑起一大团金黄色的麦芽糖,挂在一个木头制成的钩子上。然后,双手握住木棍两头,用力往后拉,麦芽糖被拉长了。他将糖绕一圈挂回钩中,再手握木棍,双腿迈开呈弓步,人往后倾,用力一拉,麦芽糖又变长了一点。就这样,一拉一扯一绕,重复着之前的动作,有点像划船,有点像做拉面。麦芽糖在老公公的手中像变魔术般,竟然从之前的透明金黄色变成了洁白如雪的白色,而且感觉这糖的份量也越来越多。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被老公公娴熟的手艺所吸引,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老公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丝毫不怯场,依旧从容自若地“扯白糖”。终于好了,老公公费力地将木棍从极有黏性的糖中取出,然后快速地塞进棉袋里。“它怕冷”,老公公一边给我们解释,一边麻利地扯出一块糖,拉长搓成细棍状,“咔嚓咔嚓”剪断,再用剪刀把它剪成小块,明显地看到越到后面越难剪,糖变硬了。“吃!”他面带微笑地说,拿了几块分给大家。老公公真热情!这项手艺叫“扯白糖”,今天我算是大饱眼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