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传悄悄话游戏】
“啊,什么呀,听都没听清楚!”我抱怨道,“完了,这下肯定糟了……”
为了玩好这个游戏,我们可是伤了脑筋啊!我仔细地听着前面一个人在讲什么,耳朵说“我听见了!”但是大脑却在说:“不,我只听见了两个字。”传话游戏的第一轮以失败告终。当我们在相互指责对方,说对方有错时,第二轮又悄悄开始了。“化肥会挥发,化肥会挥发,化肥会挥发。嗯!记住了!”我转身凑到第二位同学的耳边,双手成筒状,小声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化,肥,会,挥,发。”他听完便皱着眉头,嘟囔着:“啥呀,你刚才说了什么,我什么都没见。”哎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于是我又凑到那同学的耳边说了一遍,见他又皱眉头,我就知道,他又没听清楚。但这位同学没多说什么,转身凑到第三位同学那儿,窃窃私语了一阵。这句话被传来传去,马上就要传到最后一位了。我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这句话虽然短,但是特别绕口,也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我心想着,真替他们着急呀!预热的时候,我们把“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马”这句话传的只剩下两个字。又把“一个老爷爷姓顾,上街买醋又买布”传成了“爷爷把酱油错买成醋。”这次看样子可能又要出笑话了。
最后一位关键人物磨磨蹭蹭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写上了“小花”二字。什么呀!好好的四个字,怎么成了两个字?我想不通,传成“化肥”这两个字很正常,可这次怎么会传成“小画”呀,这和原句毫无关系嘛!
后来我才发现,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会变化的,比如我挖了一个洞,可能就会被传成我家被小偷挖了一个大大的洞。俗话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次游戏也算是验证了“耳听为虚”的正确性了。也许,我们在路上听到的一些传言,就是这样经过了几百个人的口,早已经“大变形”了。(公众号:芒果作文之家)
【篇二:传话游戏】
今天的作文课上,我们玩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游戏——传话游戏。
游戏开始了,我是第一个,只听老师在我耳边轻声地说:“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马。”我皱起眉头,心想:啥?啥妈妈赶马,妈妈打马?但是游戏规则说了不允许重复第二次,于是我就凑合着将话传给了丁哥,但说的时候我一直在捧腹大笑,不知道他听清楚了没?
丁哥又将话传给小金,他俩在传话的时候,小施在边上努力地偷听。他整个人向前倾斜,耳朵竖得长长的,也不知道他有没听到。而我却还在那笑个不停,因为老师传给我的话实在太好笑了。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传着话,最后传到三毛那,他站起来大声地公布答案说:“妈妈打我,妈妈骂我!”“哈哈哈……”大家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这笑声都快把天花板给震破了。我也笑得快趴在前面的课桌上了。
然后老师笑着揭晓答案,说:“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马!”
啊,同学们的传话,最后一句完全“变了味儿”。
老师接着说:“大家知道这个游戏的意义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我们不能随便相信他人的传言,传出去的内容跟实际肯定有差距,这就是我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