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师夷的作文

【篇一:重振浩荡中华】

中华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有着深厚的精神底蕴及物质财富。也正因为它如此博大精深,以至于能经久不衰地矗立在世界的文化之林中。作为华夏之子,我深感自豪。

而无论是从古代的百家争鸣、独尊儒术,亦或从现代经济学的“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言,我们应当意识到文化对于国家的强盛、繁荣是多么重要。因而当我们面对中华文化逐渐没落的现状,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传承的重任。

但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呢?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我想:我们首先就应当培养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把这种意识牢牢地铭刻在心底之中,施行于形骸之外。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好地去理解中华文化,传承文化之精华,剔除文化之糟粕。

然而,中华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了解透彻。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名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里面讲了一群文物修复者如扫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于寂寞、苦心技艺,为我国故宫文物进行保养。他们日复一日地工作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观赏先人的杰作,感受古人的风采;让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重新呈现给人们,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传承中华物质文化。

我们身为华夏儿女,如果携手像他们一样“择一事,终一生”,中国这泱泱大国才能屹立于东方不倒!

如果说中华文化像一位朋友,那么需要我们真诚地对待,友谊才会天长地久;如果它是一池湖水,那么需要我们每个人化作一股清泉,它才不会干涸;如果它是一棵大树也需要我们成为它的根,才能让它枝繁叶茂。如巴金所言:“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

再者,中华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传承也需与时俱进。当代越来越多人“崇洋媚外”,从这方面就足以证明西方文化值得我们“师夷长技”。康有为改良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也都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因子,跟上时代的变化才可以开辟发展的新道路,使国家繁荣富强。

因而,我们必须携手传承浩荡的中华文化,复我中华之威严!

热门推荐
1端午节包粽子
2我是一片小树叶
3手机
4龙的精神
5最难忘的一天
6开心的一天
7雷雨读后感
8母爱
9开在心中的花
10万事始于礼
11真的不容易
12
13那段自由的日子
14爸爸的爱
15山林中的语文
16的作文
17论流行与永恒
18党啊,我为你骄傲!
19感动瞬间
20为我喝彩
21手套里的母爱
22一场雪
23遇见
24金色的秋天
25落叶
26童年糗事
27星空下的遐想
28我的端午节
29爱唠叨的妈妈
30我和父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