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凡物的作文

【篇一:八年级作文】

哦,原来是这样!我兴奋不已,为自己揭开这个疑惑感到自豪。

一次放学,我在学校门口看见有人卖蚕宝宝,一动一动的,好可爱!我心里痒痒,便缠外公买几只,在我软磨硬泡的请求下,外公终于答应了,我高兴的买了6只并带回了一些桑叶。

回到家,我来不及放下书包,便急着给蚕宝宝安了个“家”,观察起蚕宝宝来。蚕宝宝的嘴一上一下地啃食桑叶,还发出秋雨般“沙沙……”的响声,真有趣!这时,外婆走了过来说:“蚕要多吃桑叶,这样才能吐死结茧。”“‘蚕以食桑故能成丝’吗?吃别的叶子行吗?”我感到很疑惑,于是便想自己揭开这个疑团。

说干就干,我找来两个纸盒,把6条蚕宝宝分成A,B两组(每组3条),其中A组每天喂桑叶而B组则每天喂和桑叶长的很像的刺针叶,每天都观察。

第一天,A组的蚕宝宝像往常一样吃桑叶,而B组的蚕宝宝好象不太适应刺针叶,一直不见动静。我急了,连吃都不吃,更别说吐丝结茧了。第二天,B组的蚕宝宝终于开始啃食桑叶了,我松了一口气,可心中还是有一丝顾虑:蚕即使吃别的树叶了,那会不会吐丝结茧呢?

日子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A组的蚕宝宝已经开始吐丝结茧了,可B组的蚕宝宝还不见动静,我有些灰心了,唉――看来蚕吃桑叶真是天经地义的事啊!可过了几天,B组的蚕宝宝也陆续吐丝结茧了!我兴奋极了,高兴的又蹦又跳,看来并不是“蚕以食桑故能成丝”呀!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好奇的我立刻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在桑叶中还有能够吸引蚕的引诱物质和能够帮助蚕吞咽的物质,和吐丝结茧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所以蚕吃别的.树叶也可以吐丝结茧的。可“蚕不食桑,则其成就,必与凡物无异。”如果用别的树叶喂蚕,即使蚕肯吃,却很容易得病,而且还不能正常的繁衍后代。所以建议同学们还是用桑叶为蚕宝宝比较好呦!

大自然是丰富多采的,也是神秘的,只要你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就一定会有收获!

【篇二:平凡中的美丽】

平凡中总有不平凡的美丽。——题记

它们,默默地矗立在城市的一角,没有人会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感到眼前划过一抹亮丽的色彩,更没有人会在步履匆忙中抬头注视一眼。似乎连最伟大无私的太阳公公,都不愿分给它们一缕奢侈的阳光,而任由它们蜷缩在阴暗的角落。但它们,却拥有着异于凡物的美丽。

斑驳之美

人们只注意到它们灰暗、苍白的外表,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感觉。其实或黑抑或是白并没什么不好,最本真的样子,最真的性情,让人感到莫名的舒适。反倒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包装,才真是零乱又混杂。摩挲着它并不光滑的表面,有一层沙粒一般的物质滚动在手掌中,富有充实而饱满的质感。间或有砖块裸露在空气中,未被水泥填平的地方好像缺了什么,很是难看。但这视觉上的缺陷却被触觉转化成了凹凸有致、棱角分明。自然界就是这样奇妙的做到了公平,当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他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残缺之美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总给我以新的启迪。许多国人去到北京游览无非是北海公园,故宫,天安门,长城,天坛,却直接跳过了圆明园,他们认为那不过是一些遗留下来的残渣而已,是废墟中苟延残喘的一个被抛弃的片段,根本没有任何观赏意义与价值。然而,他们错了。白色的大理石块上依稀可见巨型的美丽浮雕,甚至可以分辨出细小的紧密缠绕的纹理。那饱受风雨摧残却依然留存的石柱上,镌刻着历史的烙印,给人以深刻的警醒。完整到无懈可击是一种美,残缺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独特的美?如果做不到完美,至少也留下回忆无论美好与否,都是曾经存在的证明——我真实地来过这世界。

奉献之美

是想着世界上如果没有它们,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没有了我们温馨美好的小屋,也没有了古意盎然的咖啡厅……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人类总是这样,所以才沉浸在无尽的后悔中无法自拔。它们对社会的贡献不容小视,而我们却总忽视它们的存在。最底层的职责,它们完成的低调简洁,这才是高尚所在。做一个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美。

它们就是墙,它们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我愿做一面承重墙,在地震来临之时坚守岗位,尽职尽忠,保护每一条鲜活的生命,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热门推荐
1阳光下的微笑
2就这样慢慢长大
3我成长中的故事
4惠州巽寮湾之旅
5年味
6寻找身边的龙文化
7星语心愿
8的我作文
9迟到的遗憾
10幸福密码
11八年级优秀作文
12拍蚊子
13新时代
14那一瞬间作文700字
15逛步行街
16鲤鱼坝
17窗前门外
18我的节日我做主
19寻而知之
20书包的自述
21我爱冬天
22母亲是一种岁月
23这里也有乐趣
24八年级幸福作文
25我品尝了什么的滋味
26坚持
27观察日记
28晨练
29记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30三叶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