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减数的作文

【篇一:这一秒,你是谁】

一秒钟很短,放在一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变化是肉眼甚至一般的显微镜都无法观察到的,但每一秒钟人体大约有5000万细胞死亡,这意味着这一秒的你和上一秒的你从细胞层面来看已经截然不同。

每一个人类最初都只是一个细胞。在这之前无论是在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还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无论是减数分裂Ⅰ还是减数分裂Ⅱ,只要有一个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基因或者是染色体在你没有任何感知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异,它或是变异或是重组,亦或是数目的增多或结构的变异……总之你将或多或少与现在不一样,这使你也许一出生就患有某种无法逆转的疾病,或许是你的性格、容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最可怕的是你也许什么表现也没有但在你体内已经埋下了一颗随时爆发的种子……然后精卵细胞结合,我们,就诞生了,成为了一个具有无限潜能的细胞——受精卵。

细胞是怎样变成人的。一个人体内约80万亿个细胞,不敢想象的是这个庞大的数字是由“1”一点一点变化而成的。一个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可以变成两个细胞,然后两个变成四个,四个变成八个,八个变成十六个……

或许有丝分裂四个字就可以解释这一切,但不会有人告诉你这背后是五个时期和每一秒钟都在发生的无法估量的变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每一个人类对细胞的初步认知中一个小小的细胞经历如此复杂的阶段已经不可思议,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这一切完成的那一刻起,对于细胞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缠绕在一起,逐渐缩短变粗,一个个高度螺旋化的染色质有了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名字——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排列的姐妹染色单体,他们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呈梭形的纺锤体出现,染色体不规则的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时细胞核、核仁消失,核膜也逐渐解体。在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这时候,纺锤丝附着在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牵引着每条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故名赤道板。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于是分裂中期的细胞成了人们在观察细胞时最喜欢的时期。细胞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原来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离开来,成为两条新的染色体。于是纺锤丝又牵引着这两条新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被平均分配到了细胞的两极,使细胞两极各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最后便到了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重新形成染色质丝,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同时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建。

然后4个字变成772个字,一个细胞却仅仅变成两个细胞。譬如现在你用了34。02秒读完了这772个字,你的体内已经有1701000000个细胞更新。十七亿零一百万个细胞已经更新,意味着如果按照我们开头说的,你已经和34。02秒之前的你没什么关系了。可是现在你仍然没有感觉自己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同时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遗传的稳定性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此你也就不会感受到什么变化了。

然而这远远是不够的。

一个细胞即使变成一亿个细胞它本质上还是这个细胞。多细胞生物从小长大,从一个细胞变成一个个体,不仅有细胞数量的增加,同时更重要的是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即使在成熟个体中,仍有一些细胞具有产生不同种类细胞的能力。细胞分化绝不是一个瞬间就结束的,它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后的细胞将保持在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坦诚来讲如果仅有细胞增殖,而没有细胞的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功能、结构的组织和器官,就更别提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了。

我们已知人的器官、组织各不相同,有丝分裂保证了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那么一个小小的细胞为什么能分化出表现型截然不同的细胞呢?

这是由于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即使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但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故而拥有了不同的形态、功能和结构。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细胞具有的全能性。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细胞是那么的不足以称道,却具有分裂成千千万万个细胞的强大能力,具有分化成不同具有特定形态、功能、结构的组织和器官的惊喜,但当我们好不容易激动地又惊又喜的接受了这一切后,一个细胞在经历分裂和分化之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这一切仍让我们感到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于是在这一秒之中,对于一个胚胎来说也许就多了一种新的细胞,对于一个重病的患者来说也许一次“更换细胞”的手术后就多了一丝生的希望。

一秒钟,世界截然不同。

我们无法人为减缓、暂停、终止细胞的更新,同样也无法人为减缓、暂停、终止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不过没关系,因为这个死亡和衰老不是再也不见的离别而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它不仅没有痛苦,反而正常的细胞衰老更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于是在那场真正的死亡来临之前,其实我们每分每秒都在经历“死亡”。对于这一切,我们,无能为力。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的标题——这一秒,你是谁?

我们无法去改变这一切,只好去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吧,就像正常分裂的细胞一样不会发生不可预估的后果;去尽情迸发生命的全部精彩吧,就像细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分化一样,拥有无尽的可能性;向细胞学习吧,不要在乎一次次结束因为那是在为下一次更好地开始蓄力,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让我们永远乘风破浪,这一秒永远比上一秒更优秀但是更努力!

【篇二:适者生存】

生物不断进化,我们也是进化进程中的产物。不断进化的起因是什么?最基本的进化是为了生存。

古生代泥盆纪晚期,由于植物出现,水中营养物质富集,藻类植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中严重缺氧,大量鱼类死亡,一些鱼类慢慢向陆地上生存,诞生了两栖动物。鲸类因陆地生存困难才转入海中。

继续进化为了很好的适应生存环境。

就我们人类来讲,不断开发着技能,从猿类进化过程中不断完善,脑容量不断增大,很好的方向进化只是因为生存吗?

可见,变异与进化不单纯是因环境影响。

两性生殖为很多生物提供了进化变异的条件。

配子的自由组合为变异提供了基础,基因重组是变异的重要来源。但他们的由来是未知的。有性生殖发生的直接证据,最早见于澳大利亚中部的苦泉燧石中,在这里发现了植物减数分裂产生的四分孢子的化石。岩石的年龄约为10亿年,估计有性生殖实际出现还要早些,约在真核生物产生后不久。从动、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均有复杂的减数分裂来看,有性生殖应起源于动、植物分化前,但这还只是一种推测。

几乎是特意安排好的,我们存活是因为已经安排好的进化方案,我们看不到其它陆续进化的高等生物,真是特意进化出的人类吗?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这很难回答。或许,一直生存下去才能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1别样的母爱
2保护眼睛
3感恩母亲
4初中那些事
5美丽的小花园
6猫和老鼠
7友情依然
8春天的校园
9信念的源泉
10东新河
11缤纷的夏天
12春在歌唱
13记事的作文
14夏夜
15想念老师
16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
17校园寻“宝”
18观电影《重返20岁》有感
19花生大战
20家乡的景色让我陶醉
21父爱永不关机读后感
22文娱相辅相成
23桂林山水
24瞧我们一家子
25多彩的假日
26神奇的发球机和冰壶
27我的一份家书
28我的妈妈作文
29诗词朗诵会
30为青春喝彩,为祖国筑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