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昏庸的作文

【篇一:给自己留些空隙】

过分为己,是自私自利;完全舍我,也是亏待了一个生灵——自己。这是著名作家三毛在《自己》一书中写下的话。

毫无疑问,生活中总是有这两类人,一类人过分为己,自私自利遮住了他们看向世界的眼睛。一类人完全舍我,掏心掏肺耗空了他们享受生活的自己。这两类人都看不到世界的本质,享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体会不到生命的精彩。我们应该在这两类活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不忘对外界付出的同时,每天也用“心”对待自己,给自己留些空隙。正所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去享受上天赋予我们的每一刻精彩时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自己生活的主角,经历的每一段进光,都像常春藤一样,密密麻麻地爬满了生活的墙。但这叶子两两之间是要有些空隙的,否则怎么能接受阳光的照耀?整天被封在阴暗中,紧张得呼不出气来,迟早有一天会成枯枝败叶,甚至发酵变成一团恶心的烂泥。

古代大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少时入仕为官。虽官小俸微,但他仍力争把每一件事做好;虽不被重用,但他仍满怀政治理想;虽当局者昏庸腐败,但他仍时官时隐,对现实抱有幻想。终于在他“一去三十年”后,那个“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那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那个对现实无能为力的陶渊明,对不可救药的官场彻底失望了。“怎能为五斗米折腰?”他毅然回归了他的园田。他随着阳光照进了自己时光的空隙,在此间偷得浮生半日闲。他不愿让那黑暗的官场侵蚀了自己的人格,不愿与昏庸的当局者虚与委蛇。所以他选择了放弃,给自己留些空隙。他只在“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的生活中去享受剩余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在南山下爱那最爱的菊花,在东篱旁品那最爱的黄酒,在草屋下过那最向往的田园生活。

这是古代大诗人陶渊明为了自己的节操,抱朴守拙给自己留下的空隙。而如今的我们,给自己留些空隙,也许也会是一种自我的救赎。当代知名犯罪心理学者李玫瑾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早年被教成乖孩子,很老实,他其实是会有情绪的。他没有机会跟人家“拳脚相向”,他没有那种甩开膀子干一仗,摔一跤的感觉,他的愤怒从身体上表达不出来,然后全回到心里了,他就会积攒仇恨。小时候适度地像游戏一样的打打闹闹,其实还是必要的。”

给自己留些空隙,也就是在生命的河道旁挖大大小小的渠道,这样才能在洪水般的情绪来临时,不会淹没了自己的灵魂。

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随缘行。给自己留些空隙吧,愿我们的生命如星空般的美好宁静,点点滴滴的时光,如繁星密布,虽两两相隔,但也能照亮彼此。

吾不识青天高、黄土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一个人在人生路上孤独且忙碌地前进着,希望多留些空隙给自己,换取时光的故事。

【篇二:“昏庸”与“仁德”】

看历史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词语“成王败寇”。我以前一直不太理解,后来一琢磨,还真感觉出一点意思来。我觉得,这可以用另一句某位名人的话来解释。“正义,总是胜利的一方所书写的内容。”历史,也是如此。

历史并不像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那样。我们看待事物不要从表面上看,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来看待。

在一般人眼里,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他的前半生“秦王扫六合”是何等威风,霸气;但他的后半生则一直为后人所诟病,说他大兴土木,焚书坑儒,制定残酷的刑法等等。由此,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不佳。我们说残暴,说恶毒,说灭绝人性,说罄竹难书时,往往喜欢以他为例。殊不知,这是极不公平的。比如,我们替他考虑一下,灭掉六国后,那些投诚的士兵怎么办?如果让他们解甲归田,那么很容易出乱子。所以,降了对外扩张,就只有大兴土木了。

其实,这种做法历朝历代,无一例外。这只是一种解决内部矛盾的办法。拿修长城来说吧,秦之后,历朝历代也都有修筑长城。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来看,秦律规定“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原文“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而且如果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原文“水雨,除兴”。

可见,像陈胜,吴广,即使迟到了,也只会有一些口头惩罚和罚款这样的小小处罚,并没有“失期法当斩”这样的规定,根本不会严重到逼人造反的。而焚书坑儒也是一个误会。焚书只是焚烧六国的贵族的藏书而已,只是想抹去他们的历史,防止他们动乱,坑儒也仅仅是要坑杀一群贪赃枉法的术士,准确说是坑术士。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认为是坑术士,只是后世以讹传讹,添油加醋,才变成了现在的这样。所以,我们说,表面上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眼睛是会说谎的。秦始皇一直以来都背负着骂名,但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如果不用心去挖掘,那么真相什么时侯才能大白?

再说唐太宗李世民,他一手创下的“贞观之治”,让人赞叹。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家该都记得魏征吧!魏征是唐太宗在位期间有名的谏臣。唐太宗对于魏征的多次劝谏,即使令自己十分生气,也接受了。然而就这样一个人,在魏征死后,不仅派人砸了魏征的墓碑,还剥夺了魏征及其后代的爵位。唐太宗爱好书法,尤其爱好王義之的《兰亭集序》,在他死后《兰序集序》则做为陪葬品,沉睡在了昭陵之中,致使我们现在看的《兰亭集序》都只是早期的临摹作品。天下第一行书之光辉何时可重现呢?历史书上描写的唐太宗就像是一个神,没有缺点,但究其根源,他还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他的玄武门事变,他的逼父退位,他的诛杀功臣,我们是否也要考虑一下呢?所以说,我们不要被史书所欺骗。要用心看历史,特别对名人功过不能一刀切。

我们能肯定地说秦始皇昏庸吗?我们能肯定地说唐太宗仁德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事件经过历史的风雨,总是会产生扭曲,偏离本来面目。如果单单从表面上看,往往会被表面所欺骗,但要想了解历史真相,那么只有用心来看待。事之本源,唯心可见,不要让眼睛欺骗了你。

【篇三:站在屈原的门口】

走在历史的海岸,漫溯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站在屈原的门口,聆听屈原的心声,感悟屈原先生一生的追求。

两千年前,你受奸佞小人的排挤陷害,两度被昏庸的楚王贬谪放逐,远离国都,流浪于湘水之畔,开始你泣血呼号的旅程。两千年前的今日,你裙裾破碎,形容枯槁。在汩罗江边,伴着呜咽的流水,迎着凄冷的寒风,一夜的踯躅你拒绝接受黎明,回首再看一眼遥远的郢都,你看到的是冲天大火中次第崩塌的宫殿和秦兵耀眼的长矛,你听到的是奸臣们阵阵狞笑和父老姊妹撕心裂肺的哭喊。你彻底绝望了,于是有了你怀石一跳!汨罗江惊呆了,自忖容纳不了你崇高的身躯;三湘大地震颤了,自叹承载不了你厚重的思想。从此,华夏的江河湖海里无处不寄寓着你贞洁的灵魂;长城内外广袤的原野上,无处不矗立着你伟岸的身影。

我曾想,先生你何其愚也!为什么不向楚王献媚,向奸人装出一副笑脸?那样的话,荣华富贵便接踵而至,一呼百应的尊荣也唾手可得。退而求其次,你大可与渔夫为伴,驾一叶扁舟泛于烟波之上,吟酒作诗,逍遥终生。为什么举世浑浊唯你独清,众人皆醉唯你独醒。

站在你的门口,蓦然回首,却发现,先生啊!你的死使我们走出肤浅,更深地了解了你的内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多灾多难的父老你爱得如此深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对自己的名声,你像孔雀爱惜自己的羽毛,麒麟珍护自己的四足,你使我们明白了邪恶因正直而原形毕露,污浊因洁净而丑态尽现,昏庸因睿智而洋相百出,背叛因忠贞而千夫所指。正义与和谐是你永远的追求。

两千年岁月,你离我们已很远,但又十分贴近。你凝聚了自己心血的诗篇像一面鲜红的大旗,飘扬在历史长空中。你以自己的人品、诗品铸造的丰碑,是中华大地上永远不倒的灯塔,指引着一代代的英杰。

站在屈原的门口,我看到了历史,发现了正义与善良的身影。屈原,匡扶正义,呵护善良,荡涤污泥浊水。一代伟人,带我们走向辉煌的明天!

【篇四:醒来】

英雄便能不顾私情?

竹简散落一地,黯淡的灰色占据了你的眼睛,你不知道该看哪。

“谁能?”

面对金碧辉煌也不过如此,那不是你想要的。何曾想过后世还会流传那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抑或你早已经想到了,所以才变成现在这样。

“每年都像这样出去祭祀的,怎么就会染上风疾?”

其实不是疾,是他们日日夜夜说你猜忌残暴,说你昏庸。真的昏庸吗?你也无话可说。其实本不想陆逊死,毕竟在江东这半百之久,多半凭的是他尽力维持。为了江东以后,也为了太子着想,派人说他几句,也是应当。

偏偏就死了。

毕竟是人老矣,人欺之,现在什么罪名都要加到你头上。当初既冠帝冕,不过是成败也笑看,可如今,怎么看?你靠在龙椅上,缓缓闭上双眼,沉沉睡去。这古今的兴亡之事,又有几个人能在青史上留下芳名?

十七岁,你第一次随哥哥初征,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雄心和怯弱,和善与险恶。

十九岁,哥哥逝世,你继承他的大业,稳东南,面中原,命水师紧锁长江,与曹刘相抗衡。

二十七岁,赤壁一战。你派周瑜率舟车十万,龙跃顺流。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借东风之势大破魏军,夺取荆楚。曹操深感如芒在背,只好说“值有疾病,烧船自退”。

三十五岁,你与曹操重新修好,结为姻亲。与刘备整整七年的隔江对峙,七年的苦苦等待。夷陵之战,世人不见吕子明踏轻舟渡川时白衣飘飘,也不见陆伯言烧连营时冲天的火光,唯有你紫髯与碧色眼眸的英姿流传于世。

四十七岁,你终冠帝冕,建立东吴王朝,权御天下。

现如今,你七十一岁。英雄几拂袖,凭栏倚,横看吴钩,这一生也不过如此。

真的如此吗?

还不够,远远不够。这一生运筹于帷幄之中,那些阴谋阳谋,明争暗斗,终是化作一江浊浪滚滚流去,那些剩下的,才是真正的你。

只因你的孤傲,同室亦操戈子嗣斗,徒留下千年的恚恨。“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当年与猛虎争雄,那般气魄胆识,有谁能敌?宝剑斫书案时的威严,有谁能够正视?心力已尽,沙场上洒下的英血换来的是绵延千里的伟业,那般自豪,却又隐含着辛酸。南鲁党争,废孙和与孙霸时的万分痛惜却又无可奈何。本是登基称帝,江河稳固,谁知国家最后却是终归于乱。只有你尝过那般孤独和寂寞。

你已然醒来,却睁不开双眼。

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涔涔、钟声叮咚。当年歌舞升平,如今空无一人。

不如说已然从这一世浮华旧梦中醒来,却又有几分不舍。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场戏,这盘棋,也该尽了,该散了。

热门推荐
1碎碎的光阴
2我的理想
3拔河
4让梦不再遥远——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
5对自己残酷一点
6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7暑假漂流作文
8狗的自述
9我的烦恼
10最美的瞬间
11心不停,爱不止
12我真不该责备您
13你让我感动
14这事真带劲
15雨之惑
16不忘始终
17灯塔的守望
18小乌龟
19
20游抱犊寨
21爱不需解释
22我为奥运加油作文
23懂您
24八年级下册作文
25欢乐元宵节
26搞笑的同学
27我的弟弟
28雪中的童年
29第一次购物的经历
30去水上乐园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