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一个卓越的人】
当今时代,鼓励年轻人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呼声高涨不息。但同时,也有人表明只要年轻人健康快乐就好。这种反差之下,是现代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
本质上这两个观点并不完全矛盾。追求卓越不代表不追求健康快乐,而拒绝平庸也不意味着拒绝健康快乐。然而,一者的积极进取,一者的保守基础,反映出传统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力争上游”的积极进取的观念主导了社会舆论,成为一切年轻人的终极目标。一方面,身为鼓励者们的家长深切意识到,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之根基仍深植于健康幸福之中。另一方面,身为被鼓励者们的年轻一代的价值追求更加多元,充分意识到了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典型模具,而是众多取向之中的一支而已。其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觉醒,从而推动了传统观念“一统天下”地位的动摇,两股内外合力,使青年人追求的目标有了巨大变化。
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卓越”本身的异化也为我们所见。人本身成为卓越的手段,而非卓越的目的。人为卓越而追求它,拒绝平庸,却忘却其根本目的仍落在使年轻一代能更好发展之上,“平庸”成为一种弃之若敝履的恶行。现代教育业的许多畸形现象,便来自于这种异化了的追求卓越的驱动。这种急切的推动不会使人更加卓越,反而会导致“垮掉的一代”。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从盲目的热情之中醒悟,由“追求的热情”转向“追求的理性”。
另一方面,个人才能的限制也决定许多人终将抱憾止步于“卓越”的门前,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给予承认。但健康快乐却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可以且极可能可以争取到的。“惟愿吾儿鲁且钝,无灾无难到公卿”,不论是如同追求卓越,拒绝平庸那样的自我实现,还是只求健康快乐,其归宿仍是相同的,即个人心中的满足感。区别只在于,对于每个人来说,达到这个终点的道路各不相同,另一条道路,也最终只能是弗洛斯特的那条“未选择的道路”了。
在卓越而非平庸,与健康快乐的两条道路之中进行选择,确实至关重要。但不能忘记一切的主体仍落于人;始终不能摒弃对人这一终极目的的关怀与实现,才能得到殊途同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