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保卫汉字】
“你会写‘未雨绸缪’吗?”街头的小伙子一脸茫然,买菜的大妈干脆问道“哪个‘wèi’啊”,年轻的女子不好意思地说“不会写”……这便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片,但各种尴尬的提笔忘字,绝非摆拍。“不会写”如今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且被我们忽视的问题。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160位来自31个省区和港澳台的小选手们代表自己的地区参赛。规则很简单,只要写错一个字,你就必须下场。记得大会第一场有一位被称为“大师”、“男神”的14岁汉字保卫者,他就是刘浥尘。他率领浙江队完胜,写对了“清癯”、“核苷酸”等难词。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他有着超强的天赋和过人的记忆力,而是因为博览群书,还将《现代汉词典》1700多页的所有词汇手抄了一遍。老师这样点评他:“其实没有捷径,全靠平时积累。”他也让我们明白,去守护和拯救汉字,需要的是一种敬畏扎实的态度。
人们缺乏对汉字的敬畏和一种扎实的态度,这已普遍存在。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碰到不会写的汉字,就总会在“一副冰冷的面孔”——手机与电脑上查询,而不会去询问“一位好老师”——字典。有一位中文系的母亲在女儿询问“邋遢”如何书写时竟也要到手机里查找,这说明了键盘文化对书写文化的巨大冲击,更表现了提笔忘字的严重性。这让我们明白远离我们的不只是汉字,也是科技带来的一种流失。
现如今,社会上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愈演愈烈,不知你是否看过《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英语”中国梦。而它背后的现实是学业对于英语的要求愈加苛刻,大学没过四级都无法毕业;而对于汉字的要求愈加低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一个国家连母语都不重视了,有再好的英语水平又如何呢?
希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们的活动能长期开展下去,真正展现汉字的形神之美,让全民体会汉字的柔美与刚劲,因为只有书写才能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下去。
用书写传递文明,这是民族文化的未雨绸缪。
【篇二:游天景花池】
天景花池坐落在湖南省常德市,它以花和花灯艺术著名,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整装待发,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到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颜色各异,娇艳夺目的大花海,有丁香花、紫罗兰、郁金香等,它们一个个争奇斗艳,好看极了。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红得娇艳欲滴的玫瑰,它们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小花朵紧挨大花朵,像个小孩依偎在母亲身边,幸福得不得了。大朵的花热情奔放,一阵微风拂过,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一群花蝴蝶和蜜蜂流连在花丛中,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急速飞翔,仿佛在表演一场盛大的舞会。花儿们不断点头,好像在对过往的游客们说:“欢迎远到的客人,快快来和我们拍张美照留做纪念吧!”
随着人流,我们游览了一站又一站,来到了花灯展区。我坐上了旋转木马,仿佛一下回到儿时时光,好不快乐!突然我发现不远处有一座古灯城堡,里面三国时代《桃园三结义》的历史人物,一座座腊像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听到他们三人对酒长谈,我既兴奋又激动,不由自主地来了个摆拍。这个花灯展,奇异好看,内容丰富,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呢!
在花灯展的附近,有一个风车隧道,风一吹,五颜六色的风车便开始旋转起来,走在其中,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奇异的隧道,又好像坐上了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感觉,爽到极点。人们陶醉其中,欣喜万分,有的整家在里面拍照,摆着各式POSE,有的摆弄着风车,谈笑风生,还有的小朋友在风车隧道中飞驰,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花卉、风车、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短短一天的旅程,在快乐和意犹未尽中结束了,天景花池带给我的美好回忆一直留在我心中,我一定还会再游天景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