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贾赦的作文

【篇一:《红楼梦》中人物作文】

在《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丫鬟是鸳鸯,她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我佩服她的外柔内刚。

在第四十六回中,邢夫人为了给自己丈夫纳妾,亲自去找鸳鸯谈话,“现在主子不做去,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鸳鸯只管低了头,仍是不语。邢夫人又道:“你这么个响外人,怎么又这样积粘起来?有什么不称心之处,只管说与我,我管你遂心如意就是了。”鸳鸯仍不语。鸳鸯的这两次不语中,我读出了鸳鸯无声的反抗,这个柔柔弱弱的女子,只是外表柔弱,内心却与命运抗争。

除了邢夫人的诱惑,鸳鸯还要面临贾赦的威胁——“你将来逃不出我的手掌心”。鸳鸯在这种情况下仍能沉着、冷静、勇敢地面对。她身怀利剪,当着贾母的面揭露贾赦,并当众剪下一缕头发明誓,誓死不从。当贾母去世后,她果真用死来表示抗拒——她上吊自杀了。

鸳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先是用自己的头发来警告众人,当唯一的“靠山”不在了,她,也随着贾母去了;为了尊严,鸳鸯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别忘了,她可是个弱女子,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啊!再回想,当今社会上,有许多“男子汉”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还有尊严可言吗? 她的不去是她的刚强是她的内心,她懂得害怕,但她更懂要什么时候害怕,也许,她不会害怕;也许她抗争的不是贾赦,而是整个社会。

不懂得害怕不能算刚强,因为刚强是指面对一切风云变化而坚强不屈。

【篇二:红楼情中梦飞扬】

忘了第一次看《红楼梦》是什么年龄,四岁或五岁?当时,只是单单纯纯地被书中的美食吸引:酒酿清蒸鸭子,洁粉梅花洋糖,鸡髓笋,奶油小苏卷,胭脂鹅脯……幼小的心里只觉得那些东西听起来真是好吃,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尝一尝。

待到大些,爱看宝黛吵架,吵了好,好了吵,不折腾的天翻地覆誓不罢休。对书中关于其他人的描写,只模糊觉得有趣,有一种隐约的气质在里边,却讲不出它到底是什么。

到了十七八岁,学的,懂得多了才明白:一部《红楼梦》概括了中华帝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世态风情。

红楼人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礼仪积淀。贾母命宝玉给贾赦传话,贾赦见到侄子宝玉“倒先站起来请了贾母的安,宝玉方向贾赦请安”。因为宝玉是贾母的使者,所以贾赦要先向代表自己母亲的人行礼。管家娘子在主人面前只能站着回话,命坐下要先谢坐。宝玉见到母亲的侍女,要称“姐姐”且让座倒茶。这又是清朝贵族一种传统礼仪:看佛敬僧,服侍祖母的人视如庶母,服侍母亲的人视同姐妹。一种礼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红楼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红楼同样集传统文学手法之大成。最具美感的莫过于以物,以居喻人。高洁清冷的林姑娘,所居潇湘馆外千竿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谨守礼教,外表沉静内心仍有热情的宝姐姐,所居蘅芜居外观上“无味的很”,但进院之后“奇花异草,清香扑鼻”;吃斋念佛,不问世事惜春,居处叫做“藕香榭”,藕能发出多少香味呢?一如他的不引人注意。借物喻人在曹公的笔下把玩到了极致。

伏线千里更是红楼的一大经典手法。中国传统文学讲究借喻暗喻,一语双关。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也处处皆是。一次吵架过后,宝玉“抬身便走”,黛玉“向外冷笑到:‘阿弥陀佛!赶快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读过《红楼梦》原本的脂砚斋在旁边批曰:“何苦来,余不忍听!”据说原作中,宝玉离家避祸回来时黛玉已病逝,正应了“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可不正是伏线千里之外吗?

展卷捧读红楼梦,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中华传统深厚而空灵的文化气韵所浸染,你的情,你的梦亦会在红楼中轻舞飞扬!

热门推荐
1人生处处是风景
2印象徽庄
3幽幽书香伴我成长
4啃书的小蚂蚁
5停课不停学
6我教爷爷玩微信
7我向往的童年
8逍遥游
9做人从向往天空开始
10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1音乐是我的伙伴
12诗歌作评语,让人眼前一亮
13温暖的拥抱
14军训第一天
15我是贪吃的虫子
16这就是幸福
17青春,喝彩的季节
18留念幸福童年
19诤言为伴一路同行
20十年
21我家的小白兔
22寻“脸”趣事
23星空下的遐想
24打水仗
25我的老师
26冬雪
27纸船
28我与古诗中的儿童玩耍
29我爱大海
30我的同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