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当苗的作文

【篇一:老师好观后感】

我不是在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美好的时光!

——题记

当轻柔的片尾曲在电影院缓缓响起,当苗宛秋和孩子们的毕业照在荧幕渐渐定格,我还擦着泪水,久久注视着荧屏,任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

到底是谁触动了我感情的琴弦?苗婉秋?洛小乙?安静?……

三年的高中,三年的情。作为班主任的苗宛秋以一个老师的执著和霸道、善良和宽容、侠骨和柔情悄悄走进了一群孩子懵懂的青春岁月——为挽救洛小乙夜闯黑帮地盘,为患脑瘤的“耗子”募集手术费,为冲刺北大的安静寄送复习资料,为贫困孩子免费补课蒙受不白之冤……

多好的老师啊!

我想起了曾经“讨厌”的老班,讨厌他成天“粘”在班上,仿佛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直到有一天,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小青年,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闯到我们班,嚷嚷着要“教训”我们的班长。恰好老班不在,我们都吓坏了,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眼看班长就要遭殃,突闻一声大喝,老班仿佛从天而降,铁塔一般的身躯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小青年吓得落荒而逃。惊魂未定的我们立马欢呼起来。从此以后,老班的陪伴不再让我们抵触了,每次回头,看到老班坐在教室后排专心地批改作业,顿感心里踏实了许多。

其实,老班何尝不是翻版的苗宛秋呢?军训时,一身汗水,烈日下陪我们站军姿,甘苦与共;演出节目时,为我们借服装、做道具,无怨无悔;踏青时,为我们拎挎包、拍照片、买矿泉水,亲如兄长。

我想起了胖胖的数学老师,母亲癌症晚期,晚上侍奉床前,白天一身疲惫,为我们讲课,从没一次落课。听班主任说,数学老师常常是把试卷、作业带到医院。夜阑人静,在母亲的病床前仔细批阅。

我想起了满头白发的语文老师,眼眸泛泪,深情为我们朗诵《可爱的中国》。一沓厚厚的日记本,总要让他埋首大半天的时光才能偶尔伸个懒腰,老师的口头禅就是:“你们认真写,我就要认真改。”

……

我终于明白,感动我的不止是荧屏上的苗宛秋,更是陪伴我们走过青涩年华的千千万万的“苗宛秋”。

后记: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如果有一天,我终将离开济川中学,离开我的老师们,我是否会再一次眼泛泪光,惜别这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呢?

【篇二:为王老师点赞】

在我刚刚步入中学殿堂的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语文老师——王老师。王老师个子不算高,但却有一双令学生们敬畏的眼睛,而且还带着一副眼镜。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元老级人物。

在第一节语文课中,王老师那一手漂亮的好字就应入了同学们的眼帘,简直让我们赞不绝口。那行云流水的笔记,激励着我们要练一手好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越来越感觉您了不起。

一节语文课上,一本本厚厚的大书发到了同学们的手里。上面写着——鸿蒙滚动快速作文这就是您主编的书。还记得这第一堂作文课,您亲切地对我们都说:“这是我编的书,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快速的提高,好在中考中大显身手。”老师信心满满的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就一起畅游在这美妙的作文课中吧!”王老师一说完这句话,同学们都很激动。尽管是第一次作文课,但同学们都竭尽全力,不辜负王老师您的期望。事后,写得好的队您还要给奖励,这完全是您自掏腰包的。而写的不好的队就要写检讨了。您这种奖罚分明的教学方法很有效果也很实用,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完成作文。

还记得有一次上文言文课时,正学着《狼》那一课,王老师您让徐江翻译:“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徐江回答:“其中一只狼坐在前面。”当时您又好气又好笑的等着眼睛说:“坐在谁的前面啊?坐在你的前面啊?把话说全了。”您这幽默的话语一说,同学们再看看徐江前面的杨博文,顿时捧腹大笑起来。连您也忍不住笑了。

您这种幽默与严厉结合的方式,确实值得其他的老师们学习。

您讲的课,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仿佛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个斑斓的新世界……

当苗需要一杯水时,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时,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而王老师您,正拥有这种技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牺牲者的希望,奉献者的爱。王老师您默默的工作在教育岗位上那么多年,一路辗转反侧,只为了把知识献给我们。

您,是伟大的!我要为您点赞!

热门推荐
1母爱
2试卷发下来之后
3站在的门口作文
4描写小狗的作文
5妈妈夸我真棒
6四季之美
7有趣的一堂课
8成长
9记忆的窍门
10打开一扇窗
11手机控的妈妈
12我和妹妹的“战争”
13毕业了
14一夜青春,十载生活
15尝试一次,再尝试一次
16家乡美景
17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8那一次我懂得了遵守时间
19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20童年的梦
21奶奶的玫瑰
22人生第一笔稿费
23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
24乡村风光
25欢乐中华
26风雨中
27一堂心惊胆战的课
28学会放弃等于懂得拥有
29尘埃里的花朵作文
30坦然面对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