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山浓水浓情意浓】
奶奶常说,她啊,是从老家里出来的,不忘的,是老家里的父母和放心不下的弟弟们。她啊,想念的,是老家的山,和那老家的人。
她说,老家里的山很绿,翠翠的,像一片绿藻似的抱着。她说,就像我从前语文书上的那句话“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样。那个作者,她老了记不清,但她看到这句话时,脑里想的,是从前在老家门口看到的一大片青青的,绿绿的山。
老家的水很清,凉凉的,一脚踩下去,骨头都冻着了。她说,她小时候很喜欢带着一群人去河里、溪里玩。水草里、石头下,沙子上,她就瞧着那些鱼、那些虾,一动不动盯着他们,然后一捞,手心里就是。混着些泥啊沙啊,就这样放进自己挖的水坑里。说着,奶奶笑了,是为自己的傻,还是为了自己的天真?也许,是因那时老家给她的美好。
她说,最想念的,说家门前与屋后。
大门前旁边,有个石凳,有块石板。她就搬张小竹椅,坐在旁边看着母亲洗衣服,用竹子一声一声叩击着石板。石板前不远处,有个用从河边竹林里砍的竹子搭成的竹棚。那攀着的冬瓜啊、黄瓜啊,都是她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带着浓浓的家乡味。她那时矮矮的,仰头看着母亲麻利的收瓜,只能紧紧的抓着装瓜的竹箩。
屋后那儿有片水田。农忙时节,她跟着父母下田插秧。偶尔替父母递秧,偶尔陪弟弟捡螺。插秧插得累了,她便坐在田埂上,看那些水田,又看着自己泥乎乎的双脚,会突然傻笑起来。
说着说着,她又叹起气来,是为自己的老去,还是为对乡人的思念?或许,她是为没来得及与父母与家人多攒些回忆。
奶奶说,我也是在那出生的,那是她的老家,也是我的老家。
我记得她说得最深的一句﹕“有时间多回老家看看,陪着奶奶一起去。”
【篇二:赶海】
你们赶过海吗?你们是否曾在海边翻着石头捕捉海洋生物?今天,我来到了海边享受了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乐趣。
今天,天气非常闷,我想,这么闷,也许可以去赶海吧!但万一遇上涨潮呢?于是我问爸爸:“今天可以去海边玩吗?”爸爸想了想说:“这样的天气,应该可以去赶海。”
我们提着桶,驱车来到大海边,我开心得不得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中,不时还会传来野鸭的鸣叫。潮水刚刚退去,奇形怪状的岩石露在滩涂上,有紫色的、黑色的、灰不溜秋的,还有棕色的……这些怪石把海岸打扮得更加有生命力,更加雄壮、伟岸。
开始赶海了,看着随时会变脸的天空,我们好像在和时间赛跑。海螺喜欢群居,它们大部分都喜欢呆在潮湿阴暗的石头缝隙间,以躲避烈日。捡螺时,一定要小心岩壁上的牡蛎壳,如果一不注意就会被割破手指,我小心翼翼地把石头移开,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贝壳,有圆形的,有锥形的,有扁平形的……它们有些慢悠悠的移动着,有些牢牢地吸附在岩石上,感觉它们很悠闲,我猜想他们的新陈代谢一定很慢吧!忽然,我发现了一只螺体型比爸爸告诉我的螺大多了,可样子差不多,我东一脚,西一跳地跑去问爸爸,爸爸看了看说:“这个是芝麻螺,美味着咧!”
赶海时,我还发现了红钳蟹、会碰黑水的海葵。突然,一滴水滴掉到了手背上,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是下雨了,雨越下越大,我们只好怏怏地跑离了海边。不过我依然非常开心,因为,晚上有一顿美味的贝壳大餐在等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