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籍伴我成长】
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我陶醉着,思索着。这里有庄严坚实的真理,也有诙谐幽默的语言。文学的世界,是多种语言文化交融形成的,是无比精彩无比迷人的。我喜爱读书,是因为它会使我进步,我热爱读书,是因它可以使我静心凝气,我酷爱读书,是因为它可以使我得到灵魂与心灵的双重升华。
我拜读过古今中外灿烂的长卷,参悟过人间百态的离合仇怨。我触摸书中故事的经脉,展读书中人物的悲喜,品味书中文章的内涵。书是知识的海洋,是精神的世界,是美丽的梦想,更是人生的天堂。我的心,在温润的书香里闪光、炫彩、歌唱!
培根曾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也是我的读书标准,采百家之长,凝自我之精华。
读书一定要读多种,这样才不至于单调。我在各种文体之间自由穿梭:张晓风的散文,鲁迅的小说,李白的古文,莎翁的戏剧,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曾几何时,《茶花女》让我泪下;曾几何时,《飘》让我感动不已;曾几何时,《红与黑》那震撼的文笔,在我心中永久地闪光。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写出好文章。
读书时,切勿抱着这样一种念头:我从书中读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写?如果这么读书就变得无趣了。这就好比建造自己的思想建殿堂,你虽然察觉不到,但大厦却悄然落成。虽然读后你有可能忘得一干二净,就像竹篮打水,虽捞不到半滴,但在这个过程中,篮子却洗得干干净净。这无非是得到了另一个东西,那就是一颗温润如水的心。
阅读就是如此,阅读得越多,好文章也就自然而然地流泻在笔端。同学们,开始读书吧!书是一扇门,他对所有的敲门者都一视同仁,不管你贫富贵贱。走进书里去,从书里走出来,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目标,来,让我们一起读书吧,它会引领你一步一步走向神奇而美丽的殿堂!
【篇二:距离】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抵达,那是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拉长,那是生与死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缩短,那是心与心的距离。
——题记
那是个炎热的夏季,我一人在家,无聊地看着电视,突然响起了一阵“咚咚”的敲门声,我跑到门前刚欲开门,突然想起父母出门都带到了钥匙,应该不是他们在敲门。于是我刚抬起的手在半空中顿了顿,又垂了下去。
我踮起脚尖透过猫眼向外看去——门外空无一人。“怎么会没有人呢?”我疑惑不已。但又转念一想,兴许是楼下的小孩在恶作剧吧!于是我并没有在意那个所谓的敲门者是谁。
不一会儿,“咚咚”的敲门声再次响起,打断了沉浸在剧情中的我的思绪,我“咻”地站了起来,径直走向门前,直接打开了门,原想好好训斥下那恶作剧的小孩,却发现敲门的是楼上住着一位大哥哥,他一向沉默寡言,与我家并无交集,我十分疑惑,蹙起眉头看向他,只见他面无表情,指着插入锁孔的钥匙说:“你家的钥匙忘了拔下来,小心被坏人顺手牵羊给拿走。”我一看,果然是,连忙向他道谢。
取回钥匙后,我对那位大哥哥充满了感激,但突然想起他两次敲门的反常行为,“不会是……”我惊讶地捂住了嘴。
之后的几天,我的心像被蚂蚁咬了一块,很不踏实,并且频频向他投去怀疑警惕的目光。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听到他与别人的谈话才明白那天他之所以敲两次门是怕被人误会,但实在是怕我们家遭贼才又一次敲门告诉了我。听到这时,一缕阳光依附在周边的高墙上,惭愧之意亦溢满了我冰冷的心,冲破了我的心墙,让我于无形之间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
不知从何开始,我们的世界多了一扇上了锁的防盗门,却少了心与心的沟通,剩下的只有钢筋水泥,客套寒喧。
距离由心生,亦可由心灭,大千世界,你我都是朋友。那么我的朋友,请卸下你的心防,拉近彼此的距离,共同携手温暖如春的真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