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赝品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思维】

当下的人们,不时徜徉于社交软件中,在指尖方寸里培养着所谓的思维。他们满足于一篇篇公众号里的鸡汤,在一条条的推送里认为自己学到了许多,又或许惊诧于转发量极高的新闻,也并不知道是真是假。他们的思维,粉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那些不同的声音,是吹向不同方向的风,将他们吹成一株株摇摆不定的草。舆论倒向哪里,思维便与之相随。这是我们常说的“碎片化思维”。碎片化思维是真正的思维吗?我并不这样认为。化整为零易,化零为整,重新形成深度思维,却十分困难。

正如《网络素养》中所言,“互联网内在的狂乱和肤浅的特性被植入我们的神经系统”。大部分的人,看到似乎有理的说教便轻点食指加入收藏夹从而再不会去看。在这个浅尝辄止的过程中,我们缺乏思考。限于字数,推送等碎片化信息往往缺乏学术性,停留在皮毛,概念的铺陈导致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且推送没有考据,其真实性无法被保证。我们形成了观点,却不是自己的观点;缺乏思考的思维,甚至构不成真正的思维。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写,他们的心是装满了,但装的不是智慧,而是智慧的赝品。在一道道赝品大餐中,碎片化思维带来了整体的浮躁,它使我们产生了不去思考的惯性。缺乏思考而浮躁的碎片化生活,如蜻蜓点水,没有实际意义。

在形成思维的过程中,思考是必须的。《庄子·齐物论》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啮缺向王倪提出了三个问题,“子知物之所同是乎?”、“子知子之所不知邪?”、“然则物无知邪?”王倪三次都回答了“吾恶乎知之!”我们都不知道别人所说的知道是不是不知道,而只有在思考的过程中,才能使最终的结论渐渐明晰、沉淀,从而形成思维体系。塔夫茨大学的儿童发展学教授伍尔夫认为“思考需要花费时间,这是具有阅读能力的大脑的宝贵特性之一”,碎片化思维消磨了这一宝贵特性。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新闻,一味旁观而不追究本质与真假,这样的生活是危险的。然而碎片化思维也并不是完全负面,是由于我们的不深入思考、不分辨真伪而使其弊端被放大。懂得思考的重要性的人屹立于山峰之巅,依赖碎片化思维的人只能摇摇晃晃地漂浮在云汽里,遇到真正的问题便因缺乏基石而急坠而下。

从某种角度来说,碎片化思维确实可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人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汲取权威方发布的信息。但那是建立在系统学习、有思考和分辨的习惯的基础之上。碎片化思维可以填补空隙,却永远不可能取代完整的、深入思考的时间。美国著名心理学者丹尼尔·西格尔在著作《专注的大脑》中说,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方式直接塑造了我们的思维。

碎片化思维是华而不实的衣壳,只有碎片化思维的人只能泛泛而谈,却无法究其根本。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我们正在从知识的培育者退化为互联网丛林中信息的采集者与捕猎者。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跨出碎片化思维的泥淖。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有深度的思维,它赋予我们正确认知、积极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巨大的信息浪潮里坚守自己的主见。

热门推荐
1雨中撑起的那把伞
2搞定自行车
3我学会了包饺子
4仰望那个篮球筐
5神奇的实验
6欢乐的学校
7跟妈妈学做饭
8铁棒变色了
9童年趣事
10泰国之旅作文
11放风筝
12天地之精华,黑夜之静美
13张家界游记
14与名著共呼吸
15给阿公阿婆的一封信
16那一刻,我长大了
17登山路上
18难忘暑假作文
19回顾2022展望2023
20我品尝了友谊的滋味
21我爱春天
22太阳公公快出来
23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24游贵州
25绕道而行
26餐桌上的谜底读后感
27放下残留的美
28森林里的故事
29爱是一个拉链头
30忘带作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