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广东湛江,这里最热闹,最欢喜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
过春节之前,人们为了除旧迎新,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意在把不吉利的气息都扫走。
除夕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这天,我们都要回奶奶家祭祖拜神,还要贴对联、门神,还有倒“福”字,据说是为了驱赶年兽。晚上,家家户户和和美美地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满桌子摆的都是吉祥菜,有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发财就手”的猪手,“好事连连”的蚝士,“年年高”的年糕,“生财”的生菜……吉祥且味美。吃过团圆饭,小孩子们大都去放鞭炮和烟花,大人们大都在唠家常,到处充满温馨的味道。
除夕夜守完岁,就是大年初一了。有人会回到乡下,吃素、拜年;有人外出游玩、逛街。这一天,街上到处红红火火,人山人海,充满着过年的喜气。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粤西人一般会过“年例”,据说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带来幸福生活的冼夫人。我们村的年例是在正月初十。那天,村里会举行游神活动,很多人都出来烧香拜神,把游神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游神所祭拜的神灵一般都是古代神话故事里的仙或佛。那阵势气派着呢,让人还真以是神灵下凡了!在年例活动中,我们还可以观看到一些非常特别、平时看不到的节目——“穿令箭”(用一支令箭穿透两颊,只要涂上银灰,一点痕迹都没有),“滚刺床”(村里会请些高手滚过有荆棘的床,意为来年披荆斩棘,不怕困难)。这些节目精彩缤纷,充分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眨眼,春节在吃完元宵节的那包汤圆后便结束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爱家乡的春节!
【篇二:舌尖上的美食】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饶的自然资源,有苍松翠柏的碧波,奇峰兀立的峭壁,绿阴如毯的草原,五彩斑斓的花海……中国的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而这种潜在的自然优势也造就出许多美食的原材料,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特产。
大多数的人来到我的家乡是被这儿的自然环境吸引来的,但是来这旅游的人还不清楚承德有许多的家乡特产,那么该选些什么特产呢?丰富的特产有很多,干果有杏仁、板栗、欧李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很高的钙、铁、维生素等众多人体必需的营养。剥开薄薄的皮,平板形,色泽乳白,体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它们还有着许多药用价值。例如杏仁对治咳嗽有妙用,而且在古代,杏仁露是供皇帝、后妃以及王公大臣们享用的上等佳品。另外,杏仁露也具有降脂养颜的功效。
坝上蘑菇,围场坝上海拔2000多米,早晚温差大,多产蘑菇,且品种繁多,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有利于消化的粗纤维。易于采集与栽培同时物美价廉的特点使得它既可进入高级宴会,又是家庭的习俗菜肴。种类有白蘑、口蘑、榛蘑、肉蘑、草蘑、松蘑、平蘑等。蘑菇炒菜丝丝入滑,入口即化,纯香值得回味。
清朝宫廷类产品里有许多是自然的产物,如蕨菜,被称为“山菜之王”。窈窕嫩脆、叶小花淡,价值居百菜之首,在国内外市场有很高的声誉。它又被称为“吉祥菜”“长寿菜”,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