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记忆中的那一片火红】
记忆中,总有那一片红,在明媚春光里,在绚彩夏日中,在秋高气爽中,在雪花飘扬中,不断地舞呀,舞呀……有一群孩童,身着黄衣,捧着红鼓,打出年少的激情,生命的活力。
无论身处何处,那故乡的花鼓,总是深深融在血肉中,再也拔不出来。
依旧记得儿时的那一天,天气正好,老师抱着大堆红红的花鼓,发给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那鼓身圆圆鼓鼓的,两侧装饰着金黄色的金属球。像火一般。我们都争着,抢着,抱在怀里,顶在头上,甜滋滋的,像极了一只只偷了腥的猫咪。听老师说,那是山西的传统,更是故乡的自豪。作为故乡人,花鼓我们都得会。可惜,那时的我们还小,听不懂什么叫做“传统”,什么叫做“自豪”。我们玩它,是发自我们内心的喜爱。
我们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学着,从简单拍打,到花样动作,身上戴的鼓也渐渐多了起来,许多孩子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学了,而我,却坚持的舞着,也许舞的并不好,但我却放不下它,每次将那一只只花鼓敲打,我的灵魂就好像汇入了新生的力量,每一个鼓点,每一个舞步,对于我来说,都不是踩在地上,而是踩在人生的白纸上,一点点,一步步,绘出生命最夺目的画卷。
后来小学毕业了,妈妈说:”你该去大城市了,那里你会上更好的中学,得到更好的教育。”我却问:“哪儿会有花鼓吗?”傻孩子,那是咱们家乡的东西,外面哪会有”妈妈温柔的回答,却重重的打在了我的心上。我只是噢了一声,便没有再说其他的话了。我知道,我应该去外面念书,但我的心在疼痛,我的泪在落下,那陪了我六年的花鼓再见了!
从此以后,那故乡的花鼓,那一片火红,就有现实转移到梦境里。学校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有时,我会突然很想哭,也许是因为老师的责骂;也许是因为考试的失败;也许是因为与同学的争吵。但每当我回想起那片火红的花鼓,我便会将泪水咽到肚子里,花鼓仿佛总能给我力量,让我乐观,勇敢,不被生活所打败。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化,我很爱也很感谢花鼓给我带来的一切。那是属于北方人的阳刚,不畏惧失败,不向命运低头。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也会一直舞下去,舞出生命的活力,舞出故乡的骄傲……
【篇二:那一刻,我明白了】
傍晚五点,天已经涂上了漆黑的色彩,伸手不见五指。屋外寒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天上没有星星,一切都沉浸在无限的黑暗中。
我无奈有烦恼地趴在桌子上,拿起笔随意地划两下,字迹草得自己都认不出来。唉,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次考试没考好,又要接受一顿说教。无奈、愤怒的心情像一张巨网,死死的缠住了我。
“作业写完了没有?把这些拿去写了。”妈妈冷冰冰的话语打破了此刻的寂静。
我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再也忍不住了,大吼道:“够了吗?你只知道叫我做作业,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狠狠的摔上门,气呼呼地躺在床上,留妈妈一个人在门外,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掉。
妈妈叫了我几声,见我没答应,悻悻离去。
过了好一会,传来一阵敲门声。
我一下从床上蹿起来,一开门,什么也没有。我扫兴极了,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幕,真想痛扇自己耳光。
无意间,我瞟见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宝贝,对不起,妈妈向你道歉。
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撞了一下,从头凉到脚底。
我悄悄来到妈妈房间,想向她道歉。此时,妈妈时不时地看看我的试卷,用手不停敲击键盘。她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想有铁丝网吸附在上面一样,两只眼球也不在灵动,活像一对金属球。她的黑眼圈很深,宛如一只大熊猫。
我的眼圈湿润了,虽是冬天,可我全身上下没有一丝寒意。
那一刻,我明白了!妈妈永远深深地爱着我!
我的心里涌进一股暖流,冬日的寒冷已经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驱赶。这是冬日里的暖时光,好似冬日里的一杯热可可,让人感到舒心、快乐和温暖。
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送来一杯暖心的咖啡,并感悟世界上最真挚的感情——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