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莫许的作文

【篇一:低谷时的选择】

所谓低谷,就是人生中最失意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往往面临很多选择:退还是进,怎么退又怎么进?于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在他们人生低谷中不得已作出了他们的选择,让后人感慨、欣赏、不屑……

三国时的诸葛亮,他的低谷大概是在他自比于管仲、乐毅、却时人莫许吧。他明明想要在这乱世之中留下名字,却只是等,于是,他等到了刘备三顾茅庐,便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至死都为蜀汉效力。却没有毛遂自荐去当时强盛的魏或是吴。因此赢得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夸赞。

唐朝的柳宗元、宋朝的苏轼,他们在人生中的低谷时,不愿退却不得不退,可是两位大文豪却选择了不同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柳宗元可用“多愁善感”形容,他看着足以沉醉的景象,却还是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对于这样做我只能说我有些不屑。可是苏轼被贬九州却依旧乐观,还有“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的“自豪”,这样的心态,又怎能不让人赞叹、欣赏?

晋朝的陶渊明在政治失意时,选择了退,于是他退居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成为了田园侍派的开山鼻祖,没有了利,却得到了名。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又引得多少人敬佩!

低谷中,也有人选择了进。现实生活中的一位女演员,在她演了一部戏后,就踏入了演艺圈,可是因为她走路时的“外八字”实在不好看,眼见演戏无望,于是在她的这段低谷中,她没有放弃,每天早晨的一刻老树下,就可以看到她练习走路的身影,后来成了名,也让很多人喜欢她。

还有很多人,在低谷时做出来选择:鲁迅决定的弃医从文,是今天整个中国繁荣平等的一部分原因,然而明末皇帝依旧喜欢雕刻,不问政事,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可是南唐后主李淏在灭国之际写诗,而不是复国,使中国诗坛上没有失去一位人才……

选择有很多,可低谷时的选择却足以改变自己的整个人生或是历史的轨迹,所以低谷时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权衡利弊。如果成功走出低谷,那么它便是过去的一道风景线:如果成功走到另一个低谷,那么它就是磨练自己的人生瑕疵。

热门推荐
1美食城
2我用生命阅读
3踩气球大战
4读《麻雀》有感
5生活中的微笑
6撕破友谊的拳头
7难忘的“第一次”
8游巩义的红河水库
9给环卫工人送水
10桂林之行
11我的家乡
12美丽的八一公园
13星空下的遐想
14我的发现
15五官的争吵
1620年后回故乡
17关于学校校庆的作文
18我爱烟花
19只在春天
20好朋友
21乡村的四季
22不平常的一天
23初秋
24军训的一天日记
25卖手环
26乡间小路上的笑声
27最爱竹的美
28我眼里的微感动
29月影无痕
30祖国在我心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