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布坊的作文

【篇一:你和我很近】

无论春夏,无论雨雪,乌镇,我们都很近。

那时,我迈入这座千年古镇,扑面而来的,是千年沉淀后的古典气息。

瞬间爱上了这个小镇。

从河岸两边,向前伸出一条小路,笔直柔和,户户人家的房子都相似的不得了,房对房,檐对檐,板门对板门,黛瓦青砖,灰顶的墙,红木雕刻好的柱子不秃不兀的伫立在房檐下,像是在守着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茶楼傍河而依,酒旗招摇,微风干净,缓慢不断的向前伸去,拓展出一条千年的老街。

沿街而行,伴楼而过,家家户户大门洞开,偶尔会好奇的向里张望,就能看到女主人甜糯的微笑,操着清软的口音,笑道:“随便看喽。”笑着跑开,新酿的桂花酒香,就从人家的门院里溜出来,甜腻的恼人,分明像小女孩一样,不依不饶的缠着你,带着一丝温柔,一丝沁人的地域风情。

布坊。

眼前突然一亮,很新奇的看着这两个字,惊叹一声,布坊啊,多有一种失传的艺术被人重新看见的震撼,古老成这样的东西,也只是在书上看见过。

不高的木门,遮住了布匹有些生涩的气味,门里,有挽着发髻的老妇人,低着头,认真的神情,像是在完成一件精美的绝士艺术品,织布机在咿呀作响,好像从千年之前刚唱过来。

不忍打扰,挠了挠头,轻轻跑过她们。她们身后,是放在高大木架上的蓝印花布,单调吗?不,是质朴。那一种典雅的蓝在阳光下,会逐渐变得清晰。望的两眼发酸。泪模糊了双眼,恍然之中,风吹过,是一片蓝海洋。

几声咿呀传来,向远处望去,哦,是皮影戏,拉着同行的人就向那里跑,到底没看过真人版的,台中央,几位老人,摇着细密的线,拉着那些纸做的人儿,不停的作揖,演绎着上千年的历史。

美丽的像梦一般的乌镇。

我爱这里典雅的气息,我爱这里如梦一般的清静,我爱这里人们的和乐,我爱这里古老的文化。

这里的一座桥,都沐浴了上千年的风雨。

这里有人身上最初的本质。

我和这里很近,很近,快要融为一体,我的心中,藏了永远的乌镇。

【篇二:童年读后感】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十九世纪的一个伟大作家,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用文字,诉说着当时穷苦人民的痛苦。《童年》,便是这样一篇关于家人之间的竞争,悔恨的文章。

文章一开头就说道:“在一间狭窄幽暗的房间里,我的父亲躺在窗下的地板上。”不寻常的开篇,便意味着不一样的故事。只有四岁的主人公,阿廖沙怀着一种害怕和悲伤的心情看着自己的父亲下葬。母亲和外祖母泣不成声。紧接着,阿廖沙的母亲突然临产。可惜的是,阿廖沙的小弟弟,马克西姆还是去世了。

在经历那么多到的苦难后,阿廖沙他们来到外祖父那里,一个名字叫“尼日尼城”的美丽城市。外祖父都有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一个舅妈,两个表哥和一个表姐。原来,外祖父他们办了一个布坊。

故事在这里,本应该就是美好的,但突然,事情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有一句话,真的写出了人受利益的驱使而使这本来美好的家庭渐渐衰败而引出下文:外祖父的家中。人与人之间弥漫着相互的敌意。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都喜欢恶作剧。从而引出了许多荒唐的闹剧。果然,悲剧诞生了。一个工友意外死亡,舅妈又难产而死。望着这个越来越衰败的家庭,他们都心痛不已……

故事的情节起伏感十分强烈,每看完一面都会迫不及待的翻到下一面,字体通俗易懂,十分有节奏感。对景物等写的仔细,使人感觉十分的真实,仿佛那种情景就出现在眼前。

虽然这是一篇读后感,但我也不想用太豪华的语言去赞扬它,只需要用一颗简单认真的心去品读这样一篇优秀的作品。你会发现,世界上有光明也有黑影,只要你有善于发现它们的眼睛。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用他那神奇的文笔,谱写出了人生的乐曲,永不停息。

热门推荐
1举例说明昆虫的智慧作文
2家乡的重阳节
3初学篮球
4家乡的小竹林
5不得不孝敬父母的理由
6姥姥家的菜园
7我学会了包饺子
8退一步海阔天空
9努力后的快乐
10一只漂流瓶,怎样飘过一片大海
11窗外即景
12有趣的蚕宝宝
13风的重量
14品糖
15军训的一天日记
16人生的色彩
17有一句话
18高中生活的冷与热
19日记
20学校午餐大风波
21山乡巨变
22端午节
23深深打动我的一件事
24奶奶的话胜似一剂良药
25第一次骑马
26胜似亲人
27晨露
28亦师亦友
29军训感言
30妈妈的白发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