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接机的作文

【篇一:回报妈妈】

那年春天,我跟同学去美国游学,新奇的世界,新奇的人,一切都那么新鲜,我们玩的开心,兴致,虽然在异国他乡,却有些“乐不思蜀”了。当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从美国回来,在机场,我见到了接机的爸爸妈妈,从妈妈的眼中我似乎看到了犹如绽放的烟花一般的喜悦。回家的路上,妈妈不停的问着我在美国的一切,脸上满是喜悦和满足。

到家了,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行李箱,将里面的一大堆礼物掏出来,开始“分配”:“这是给奶奶的,这是哥哥的,这是舅舅的,这是王思齐的,这是赵瑞的……”我一边分拣着,一边说着。却没有注意到旁边妈妈那逐渐失望的眼神。一大堆礼物终于分好了。我拿起一个Kipling的吊坠递给妈妈:“这是给您的。这个可是限量版的!全美国也不过2000个。我求了个外国阿姨好久才买来呢。”顿时,妈妈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缝,接过那个吊坠爱不释手的看着。“哎呀,我忘了陈思涵了。”我的惊叫声吓了妈妈一跳。“她给了我三十美元,让我给她带礼物呢!可是……我忘了。”我有些懊丧。“那就把钱还给人家啊。”爸爸说道。我低了头,小声的说:“钱已经花完了,而且我答应给她带礼物的……”怎么办呢?这时,我想出来一个弥补的办法,我瞟了一眼妈妈,然后用更小的声音嘟囔着:“要不,把那个Kipling的吊坠给她吧……”虽然声音低得我似乎都听不到了,可是屋里还是霎时寂静了下来,仿佛只能听到三个人的呼吸声。几分钟后,妈妈率先打破了沉默:“这个吊坠多少钱?”“三十美元,正好是她给我的那么多。”我小声的回答,迅速的抬头看了一眼妈妈,她的眼睛中充满了落寞和失望:“好吧。”妈妈的声音异乎寻常的平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既然答应了人家,一定要守信,这个就给她吧。”我从妈妈手里接过那个吊坠,感觉着吊坠重有千斤一般。

第二天,我把本来给妈妈的吊坠给了陈思涵。晚上回到家,妈妈在厨房做饭,手机在客厅,我顺手拿起妈妈的手机,却无意间看到妈妈的朋友圈里,些得家长在晒礼物和幸福呢。我看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似乎,她的眼中有些羡慕,但更多的是一丝失落,我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

妈妈听到我要把给她的礼物转送给同学时一定是很伤心吧,她把爱几乎是全部倾注给了最爱的我,但却被我轻易的忽略了,妈妈,我欠了您一份礼物,更欠了您一份爱的回报!

【篇二:丝娃娃】

说起丝娃娃,你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很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我们刚到贵州,妈妈就好奇的问来接机的司机,贵州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有哪些。司机师傅特别介绍了丝娃娃,接下来我们几天的旅行中动不动妈妈就会问人家,这个是丝娃娃吗?我们真是迫不及待的想品尝丝娃娃。

最后一天,我们回到贵阳,爸爸第一时间在网上找丝娃娃名店地址,我们很早出发前往当地最有名的丝恋丝娃娃,结果到了一看门口排着很多人,店家说取号排队,取号一看,前面还有40桌在等,看这人气,相信一定是名不虚传了。终于等到我们了,我连蹦带跳的走了进去,服务员热情的给我们介绍了丝娃娃和其他菜谱,一会就上来我们点的第一道大菜——红汤丝娃娃。

红汤丝娃娃有14道配菜,一份10张面皮,还有一份红汤。我把面皮摊在手上,每样配菜来一点点,然后再像包裹婴儿一样的仔细包好,最后浇上半勺红汤,一口咬到各种香味,真是美极了!

现在你知道了吧,丝娃娃是一道美食,因为人家吃的时候像是包裹婴儿一样仔细,里面又包着各种菜丝,所以叫丝娃娃。我们回来已经好几天了,还常常想起丝娃娃的香味。

【篇三:真正值得崇拜的人】

你们崇拜我,但是倘若有一天你们的崇拜倾倒了,该怎么办?不要让一座雕像毁了你!——尼采

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偏执而狂热地崇拜某一个人。有些人看到电视节目里的帅哥就要尖叫,把手机锁屏设成那人的脸,若是赶上人家坐飞机,恨不得提前一天跑到航站楼里接机;还有另外一些人,把崇拜的人作活佛供着,高呼着“万岁”与“万寿无疆”的口号,仅是看见了一张大字报,便开始批斗炮轰——妻子揭发丈夫,学生打死老师;更有另一些人,如今已逃到国外躲了起来,给游人讲着活摘器官的笑话,说自己追随的大师已上山修行去了。

每每看到这些崇拜以至于陷入沉迷与癫狂的人,我便不禁要问:什么人才是真正值得崇拜的?

一个朴素的想法是:历史上的伟人、智者。

曾经的苏联有很多雕像,刻着一个人下巴浓密头上光亮——列宁。没有人说他对社会变革做出的贡献不伟大,可是苏联解体,他的雕像也被群众拉倒在地。现在的欧洲有很多教堂,十字架上有一位受难者——耶稣。没有一个人对西方世界的文明影响有如此巨大,可是若你非要我信《圣经》里的一句一字,逻辑与理性又怎么能让我做得到呢?

我也曾经读过许多智者哲人的书籍,尝试从其中窥探,看看他们是否值得我崇拜。当我读着古希腊人对于概念、理性与逻辑的辨析时,我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不禁惊奇与思维的严密,可是当我以现代科学审视他们对于自然的幼稚理论,又不得不觉得荒谬可笑。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唯心主义令我难以反驳,可是他声称动物不可以思考时的那种傲慢却难以令我仰慕。尼采曾教导我们超越与人生的意义,我豁然开朗,可是待他说“去女人那里,别忘记带上皮鞭”时,我只能对他的轻蔑感到厌恶万分。到底谁才是真正值得我崇拜的人?到底又有没有真正值得崇拜的人呢?

我想,崇拜不是目的,作为目的的它毫无意义。人类之所以崇拜,大概是出于一种对他人过分的认同与一种对教诲过分的感激。那么既然如此,我想我们应当仅崇拜他人的可取之处,取之己用,并且永远保持理性,杜绝偏执与狂热。毕竟,“吾爱吾偶像,吾更爱真理”。

热门推荐
1写给两年后的我
2年的作文
3美丽的松湖花海
4绽放观后感
5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6我心中的那抹绿色
7翠华山的风景
8那天让我难忘
9老虎发通知
10我给妈妈画像
11冬天来了
12茶花的自述
13饭团王
14古莱坞半日游
15生活万花筒
1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7我们怎样读书
18孝念长存于心
19春风十里不如你
20我的好朋友
21有父亲的肩真好
22那一次,我流泪了
23那个动作别再重复了
24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5我的暑假生活作文左右
26保护汾江河
27以唤醒为题的记叙文
28我的春节
29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
30八年级幸福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