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用什么心态面对】
如果说一种选择可以获得一番成就,一次选择足以改变一生,那么选择一种心态能给你一种成就。而一次心态的改变则足以改变我们一生的轨迹。
一
我崇尚《离骚》,更欣赏屈原本人,“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身生乱世,又怎能独自清醒。君主庸庸,外兵来犯,国之将灭,心比兰草亦无用。“哀民生之多艰。”空有报国之心,奈何却被流放。国灭,家亡,何处是吾乡。归途何在,唯有汨罗江!他想带着他的《离骚》一起走,带着楚国人民一起走,远离浑浊的现实。可是他知道他带不走!奈何?自己先行,任凭后人空吊《离骚》而牢骚。
——一种心态,一种忧国忧民的心态!
二
我敬仰岳飞,因为他精忠报国的情怀。谁在乎那“三十功名尘与土”,而为收复河山,又不惜连连奋战,“八千里路云和月。”软弱的大宋遭受女真的羞辱,“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所以他才会怒发冲冠,才会“饥餐渴饮凶奴血”。成就一世功名,眼前河山将要一统,奈何_臣秦桧却以一次“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一代忠臣。谁来“还我河山”?!
——一种心态,一种精忠报国的心态!
三
“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在世界媒体中掀起轩然大波,沸沸扬扬的炒到了现在。然而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几天日本的报纸又报道了日本一知名科学家的论文也涉嫌造假。那位科学家姓什名谁我记不起来了,但也不屑于去记。谁在攀登科学的峰?是这样一群黄禹锡之流吗?诺贝尔奖,还有不菲的奖金,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对真正的科学精神却不屑一顾。
——心态,一种沽名钓誉的心态!
对友人,当选择“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样的'心态;对国家,当选择屈原、岳飞一样的心态;对功名利禄,难道非得去沽钓?
让理想带上心,拥有一种比天高的状态。
【篇二:挫折】
挫折这个词语,我想,我们都很熟悉他,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都要经受挫折,有些人在挫折面前倒下了,甘心于失败,但更多的人面对挫折泰然自若,迎难而上。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要经历挫折。挫折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能锻炼一个人的品行,可以说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回首中华历史五千载,成就大事的人无一不是从失败和苦难中磨练出来的
挫折是勾践卑事夫差三年,卧薪尝胆,成功是越国灭掉吴国,成就了一代伟业,挫折是司马迁含冤被投入狱中,遭受宫刑,成功的是一部《史记》流传千载。挫折是屈原含冤而死,成功的是一部《离骚》。鲁迅称他们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挫折不仅成就中国伟人,同样为外国名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面对耳聋的折磨,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是我完全屈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英雄交响曲》仍在我们的耳边萦绕。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要学习先辈们的那种精神,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那种不甘沉沦的精神,在挫折面前,我们要永不退缩,坚持不懈。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难免会摔倒,甚至摔得头破血流,但当我们战胜了自己,继续攀登,前行,就会发现成功的彼岸就在身边。
我永远相信,挫折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条道路!
【篇三:告别浮躁】
朋友,如果你丢失了某件重要物品之后,你会怎样?大喊大叫,不停寻找吗?朋友,你需要静下心来,学会告别浮躁啊。
人,总是要不断成长的,长大有很多很多的标志,而学会告别浮躁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静下心来,慢慢思考做这件事的方法和结果,才会做得更好。
历史上关于浮躁而办坏事情的先例有太多太多了。如三国时期,刘备因失去关羽之痛,浮躁和仇恨充满了内心,不听从孔明的劝阻,在实力不足之时,执意要讨伐吴国,而使蜀国元气大伤,为后来魏国灭掉蜀国埋下了祸根。
浮躁确实是祸事中的一个重大因素啊!
如果你曾经很浮躁,那么,向昨天的自己告别吧。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熟着的过程,只有学会告别浮躁,学会和过去告别,才会真真正正的成熟起来,只有告别了浮躁,才会向成功更进一步,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佛教教义的精髓,不正是断绝一切杂念,学会告别浮躁最终才能成佛吗?
贝多芬双耳失聪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丢弃了浮躁,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命运》绝响,海涅面对四肢瘫痪,视力微弱的残忍现实,刚毅果断地放弃了浮躁,创作出一篇又一篇流传千古的诗篇。
由此可见,告别浮躁,学会冷静思考,是面对困境最好的法宝,也是走向成功的一级台阶,更是战胜自我的一把利剑。
告别浮躁,学会告别浮躁,是成长中的一条必经之路。
【篇四:清明有感】
又到了清明节,望着窗外的景色,我脑海中不时浮现出一个个在苦难中咀嚼苦难中变得坚强的前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苏子咀嚼着苦难,默默地垦荒种地,建造了“东坡雪堂”,写下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心怀亡国之恨的勾践,在吴国的牢狱中饱尝艰辛之余,为了激励自己,他每日一面品尝着奇苦的胆汁,一面在心中勾画着复国的蓝图。最终越国灭吴,成为一代强国,这成为千古佳话,勾践也因此名垂千古。
双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是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却对命运说“我要遏住命运的咽喉”。他在苦难的深渊中,用心体验耳聋的痛苦、众人的嘲讽,将苦难的果实整个吞下,用颤抖的双手弹奏出一首首激励人心的、美妙的乐曲。
清明节中,我们怀念古人,从前人的脚步中,我们知道,苦难本身是一种磨难、历练,但是它也是一种激励人奋进的机会。在遇到苦难时,咀嚼苦难,我们才能活得坦然。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