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心更美】
如果说风景美如诗,美如画。那么人心美如海,美如天。这种美即简单又普通,生活中充满了这种美。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和丰富。但绝大部分人只感谢那些企业大佬和科学界的大咖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却很少感谢在社会发展的背后那些不唯所知的社会基层人员,他们叫环卫工人,建筑工人,铁路工人等等,他们又很多名字,却被他人排斥。我想说如果他们是天使,是这个社会的"千斤顶",他们用粘满污垢的双手去建造这个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如果没有他们怎么会有高大的摩天大楼,干净的街区,便利的地铁和蓝色的天空。
人心美也是一种美,俗话说“人不可貌相”,说的是不能从表面去判断事物的本质。衡量一个人的人心美是看其行为和谈吐等。哪怕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只要他内心美,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美男子"了。
我给大家简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京东老板刘强东相信大家听过这个名字吧,刘强东是一个十分重视企业基层员工的老板。有一次,刘强东去分公司巡视,大家对刘强东的到来感到荣幸,分公司老板也开了一个宴席,里面坐的都是京东员工。刘强东一进来大发雷霆说我看到员工宿舍楼我就想打人,一间宿舍住四到六个人,不把人当人看是吧,啊?我强调过,一间宿舍住两个人,满两年的员工一个人一间宿舍。大家都是有朋友的人,要是有朋友看看员工,要是员工谈恋爱了,总要个私人空间吧!然后刘强东又问了员工买房的问题,大伙表示太难了,刘强东又说以后京东做房地产一定会以成本价买给兄弟们。有一次。京东集团副总裁杜爽对刘强东说:她怀孕了四个月,现在稳定了,一定不会影响工作的?刘强东说:像你现在的情况的话,应该请假休息一下。我们京东集团准备拿出一个亿出来,在京东大楼旁边建一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让京东的员工的孩子能享受跟大城市一样的教育。
我们先给刘强东点一个赞,人心美,小到基层员工,大到老板。这种美真是无处不在。
在生活中这种人心美是一种能跨越贫穷与富贵的美,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心美,小到小孩子,大到老人。我们可以多去帮助他人,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去给他人带来快乐和温暖,为这个社会多出一份力量,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积极阳光的美。
只要人心美,哪怕是充满污垢的下水道,也会有一天被人发现那美的小角落。
【篇二:我努力读懂蚕】
以前每当看到同学们春天开始养蚕时,我就特别反感。我向来不太喜欢蚕,它那绿色的血液、柔软的身子以及黑色的大便,看着就让人恶心、想吐。
记得七岁那年的一月份,寒风凛冽,窗外纷纷扬扬的下着雪,像撕碎的枕头从空中撒下。我缩手缩脚地裹在被子里,格外暖和,让我不肯离开床铺。看着这床比我睡过的所有的被子都暖和的被子,我不禁好奇起来,问妈妈:“这床被子里有什么,怎么这么暖和?”“哦,这是蚕丝做的。”妈妈笑着回答。我摸了摸被子,里面毛茸茸的,果真是蚕丝。我心里想:没想到我最讨厌的蚕吐出的丝竟然能织成如此暖和的被子,造福人类,这种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的赞扬和学习吗?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抱着好奇的心理,我到校门口买了几颗蚕籽,准备试着养蚕。过了几天,几条小小的黑蚕破茧而出,在盒子里动来动去。
等它们五次蜕皮,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虽然黑色的大便污染了它们的形象,但是它们蠕动着的白胖胖的身体,却十分惹人喜爱。
五月的一个早晨,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几只蚕已经开始吐丝了。它们从嘴中吐出金黄或白色的丝,嘴巴在空中东点一下、西点一下,不停地连接着一丝丝细线,一圈一圈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过了几天,它们变成飞蛾从蛹里钻出来,交配完后就立刻死了。我十分伤心,还给它们做了隆重的葬礼。
从此以后,我深情地爱上了蚕,几乎每年都养蚕。我把自己的外号取名为蚕蚕,把博客名、QQ名都取名为蚕蚕。
也是从那时起,我读懂了蚕的精神:奉献。它们努力织出蚕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来造福人类,却从来也不图回报。它虽然很小,却有着高尚的品质。这使我想起了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民们辛苦劳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后世子孙“吐丝”、“织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要学习蚕的精神,为他人多做一些,学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