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宋军的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李煜】

在上学期末的“国学经典”社团展示课上,我荣幸地成为“百家小讲师”中的一员。许多种想法在我脑中做“斗争”:我应该讲人世间的真理《道德经》,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或是唐朝时期诗人不同的命运?几种想法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确定了最终答案——钟峰白莲居士李煜。

从李煜的命运来看,他曾经公子变皇孙,老六变长子,酣睡卧榻旁,双娇配才子。但他也是悲剧的,他做过被俘虏的国主,被侮辱的丈夫,被毒死的降王。于是词史上的一代天王,在他降临“俗世”的同月同日魂归“天上”,以一种最痛苦的方式,永恒地解脱了他灵魂的痛苦……他最终把祖宗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他人,成了亡国君、阶下囚,也因此被世人瞧不起,而我却不以为然。

有人说“他是才子、是词人、是帝王。作为词人,他是成功的;作为帝王,却是失败者。”作为皇帝,李煜是个失败者,且败得一塌糊涂。李煜原名李从嘉,继位后改名为煜,煜是光明照耀的意思,说明李煜在继位初期对自己和国家的未来很有远大抱负。但李煜命中注定不是当皇帝的料——他是天生的才子,人长得英俊潇洒,史书上这样描述“神骨秀异,目有重瞳”,生性聪颖,喜好读书。他工书法,善绘画,能诗善词,精通音乐。与历史上明君比起来,李煜治理国家确实有很大差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都是勤于政务、有魄力的好皇帝。南唐的大臣们见李煜将一腔热情全都倾注在文学上,个个担忧不已,长江对岸的后周越来越强盛,南唐却越来越衰弱。臣子们天天跑到李煜面前苦口婆心地劝说,可李煜一概充耳不闻。

于是在公元971年,北宋皇帝赵匡胤灭了南汉以后就盯上了南唐,由于天堑长江,北宋不敢轻易出兵。几年后,南唐有个屡试不进的书生樊若水给赵匡胤献上《长江沿岸水势图》。公元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南唐后主李煜,南唐亡。

其实,公元956年,南唐遭后周攻打,主力被歼灭,使南唐再也无力与别国抗衡。我认为,这便是李煜在宋军讨伐时投降的原因。实际上,李煜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百姓着想——若坚持与宋军对抗,损失最大的是百姓。而李煜选择了投降路,委屈了自己,保全了百姓。从这点讲,李煜的确是一名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李煜的悲惨命运似乎天注定。然而正是失败的帝王,成全了词人的成就。如果他没有经历从帝王到俘虏的人生巨变,他的词作就不可能有那种深沉的人生体验。

当我们在背诵《虞美人》《乌夜啼》《临江仙》时,有多少人想到过,在公元978年,41岁的李煜含泪飞向另一个世界…

热门推荐
1家人的爱
2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3种子运动会
4一杯纯净水
5一本书,一份情
6仿写三袋麦子
7太空漂流记
8诗词邂逅
9读懂父亲
10爱我的妈妈
11军训感悟
12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13我心中的桃花源
14走过四季
15我是一朵七色花
16我的理想
17小猪找朋友
18我的小传
19如果网络取代纸质报刊书籍
20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21春天里,我们播下奉献的种子
22第一粒扣子
23我的大哥
24寻找父母童年的美味
25学生作文
26长泰漂流乐无穷
27我好想让它回到身旁
28温暖的旅程
29美丽的白羽公园
30我最喜欢的动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