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青岛之“野”】
走到青岛,首先想到了大海,想到大海,脑子里仿佛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太阳是“野”的。这是一种磅礴,雄伟的美:一轮红日在东方高高升起。太阳在海平面上渐渐完整,刚出来,就用那刺眼的光芒,照亮大海,海上波光粼粼,泡沫聚散,太阳倒映在水中,相对相依,如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朝夕相处,时光流逝,唯有倒映依然如旧。
海是“野”的。大海如一个顽劣的男孩子,脾气倔得很,当然也十分调皮,在不经意的时候,说不定一个大浪就打过来,把沙滩弟弟打得都哭了起来。太阳公公也拿他没办法。大海的水不像西湖水那样平静,也不像山溪那样湍急,更不像桂林漓江那样秀美……大海就是野,野得有个性,野得狂放,野得无拘无束……大海远离城市喧嚣,朵朵浪花都在尽情享受那拍打在沙滩上的感觉,是那么舒畅,那么痛快……浪花把沙滩当作了游乐园,一次一次做着这个已做了无数次的游戏。对人们而言,这里好像是游乐园,里面的过山车、飞椅,让人们感到无限刺激和愉乐,乐此不疲……
人也是野的。海滩,是上帝赐与青岛人的宝地,而青岛人,在海滩上肆意玩耍,激情奔放!而我的朋友,他平常不爱运动,可来了这,开始野起来了:他跳进海里,海浪一过来,不小心摔了一跤,喝了一大口海水,不服气地蹦起来,开始与浪作“斗争”。浪来他去,浪去他来……几个回合下来,他累了,躺在沙滩上,仿佛睡着了。我见了,为他盖上了“被子”。他醒了,仿佛在梦中已经看到了我的“被子”,起来就追着我。因为我给他盖的“被子”就是——“埋”着他的沙子!
这里的动物更是“野性十足”。一只只海鸥在天空中飞翔,有时还飞在浅滩,在人旁边停留,好像在炫耀自己洁白的羽毛;有些则更加大胆,还在人的头上蜻蜓点水一般轻轻一碰,再得意地远走高飞;它们有时成群结队的站在木桩上,个个金鸡独立,聊着天儿,我猜它们津津乐道的一定是刚才飞行中的好风景,和与人类玩耍的乐趣。又不知是谁提议,去深海游玩,一大群海鸥一哄而散,在深海的飞行中,继续谈论美丽的风景。
【篇二:成长的足迹】
余余落辉,我爱一彩最美;涓涓潺水,我掬一片最清;回顾走过的树林,我独恋枫叶最红,回眸成长的足迹——我不忘书的魅力。
4岁时,我第一次抚摸到了书,可那只是一本图画版的《西游记》。却就是这普普通通的一本书,却成为了我以后看书的关键。
因为这是一本图画书,所以看起来很容易理解。当看见孙悟空长途跋山涉水拜师学艺,我当他那种坚持不懈所敬仰;当看见孙悟空因贪玩被赶出门,我为他感到惋惜;当看见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我觉得他太野了,野得无法可说。
10岁时,我不再谈只有图画的书了,我开始读有文字的书。我沉醉于童话世界,热衷于《童话大王》内的皮皮鲁、鲁西西、罗克。看见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神奇历险,着实让我惊奇,总让我心动,想和他们一起,去冒险,探索最后的奥秘。
10岁带给我的是奇妙的童话世界,而12岁,我沉浸在文学世界中。
12岁时,我读起了四大名著中的两著《水浒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观看108好汉的精彩故事,但对于我来说,读《水浒》只能读出个大概,了解一些皮毛。而对于《三国演义》,我已比较熟悉,我喜欢细品《三国》,我发现,曹操并不是书中所说的“奸雄”,而是雄怀大志,充满理想的英雄。诸葛亮也并非只有聪明罢了。他对于每个人的心理,都十分了解。在赤壁之战之前,周瑜对他下个狠命,要求制十万之箭。可他不忙,在周府大吃大喝三天后。不慌不忙找了丞相“帮忙”,“借”十万之箭。除了他过人的才智。还有就是对于人的了解。
12岁的我已经长大了。回眸成长之间,我懂得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的内涵。那么我们就去奋斗吧,去履行生命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