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偃塞的作文

【篇一:诗人的味道】

在历史的长空中,我们沉思后,发现空中飘留着一种味道,这是“诗人”的味道,每个诗人都有着自己的味道。

(一)易安的黄花

“索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却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

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青年华,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世事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碌》,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留下了她的味道——勇敢,机智。

(二)汩罗江边的芦苇

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春的生命的枝节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被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思念。

屈原留下了他的味道——旷达,不畏生死。

(三)东坡的明月

谪居黄州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行。东坡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挫折,仕途的偃塞,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的冤屈难鸣。

于是,东坡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到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他不为“绳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留下他的味道——淡泊名利。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你只要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一切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只因空中飘浮着“诗人的味道”。

【篇二: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

时光的呼吸,吹出历史悠远的箫声;轻风的手指,拨响扣人心弦的音响。冥冥中,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气息,透过烟锁重楼的朦胧,羽化为感动者清澈的泪。选一个多雨的夜,点一盏心灯,伴一窗幽竹,持卷低吟,独啜清茶,静听天籁……

一剑一诗一壶酒,这大概就是李白的全部吧。可这又何妨?世俗的尘埃污浊不了他高尚的心灵,红尘的眷恋阻挡不了他豪迈的诗情。傲视群雄的太白,狂放不羁,“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余下七分酿成月光,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在月下花间,他愤然起舞,影随人动,心随月冷,从而发出“永结无情游”的感叹;潭水凄寒,灞桥折柳,他满含泪水,送走友人,不禁咏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一生如酒般清冽、如诗般古朴,为悠久的中华文化增添了几番醇厚与淡雅。

时光穿梭,辗转来到那个兴文抑武、诗意弥漫的年代。他谪居黄州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何处,履履难行。东坡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幻灭,仕途的偃塞,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冤屈难鸣。于是,东坡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到“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他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他将自己的生活态度、生存哲学,借以诗词,一起铸进了悠久的中华文化璀璨星河。

清丽脱俗、秀外慧中的中华文化辗转到了明清,虽然少了一些诗香,但犹有小说的迷人风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段红楼传奇被曹雪芹细腻的情思演绎得缠绵悱恻,余味无穷。那个整天对日长吁的女子是红楼里绝美的风景,她像一个坠入凡间的精灵,俘虏了每个人的内心。一朵阆苑仙葩,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凄美地绽放,她的一句“冷雨葬花魂”成为我心中永恒的心结。“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点点芳尘从红楼撒落,醉人的中华文化又风韵了几番。

置身于历史的苍穹中,静心闲读,总觉有一种如痴如醉追求释放心灵、回归自然的感觉,似有一曲铮铮古调,幽幽歌韵在心中荡漾开来,不禁踏着尚未洗尽铅华的步履,沿着中华文化的光辉足迹,追赶那些乘着歌声远逝的文字……

热门推荐
1我的同桌
2快乐的露营
3秋天
4因为创新世界才精彩
5春天的使者
6秋天的快乐
7军训心得
8乐在其中
9感动
10中考满分作文
11趣味物理实验
12以努力为主题的作文
13寻螺记
14介绍我的学校
15我一周的课余生活
16在唐诗的海洋中畅游
17美味的饺子
18秋天来了作文
19运动会
20树下的身影
21寻找自己的幸福
22不平常的一天
2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4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25青春的味道
26皮蛋和我
27幸福是妈妈的爱
28这件事真让我后悔
29我们的语文老师
30我的青春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