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劝学》的作文

【篇一:学习新《劝学》传承中华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因为中华民族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绵延至今。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精神启示呢?

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每个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天下的范仲淹,“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驱除倭寇的戚继光,还有“开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他们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做一个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传承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体现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可以,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独特的象征和标志。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发掘出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更是源泉。它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能激励人们:敬祖爱国、崇礼重德、贵和执中、自强不息的宝贵的精神品格。

既然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实践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劝学篇”中为我们解答了,四点做法是——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四点呢?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只有下得苦功夫,才能求得真学问——勤学;“德者,本也”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用的起所——修德;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明辨;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将艰苦环境作为磨练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做到滴水石穿,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在前方等你!

让我们把握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1遥不可及的梦
2爱唠叨的妈妈
3走进秋天
4不能逞的“英雄”
5窃吃记
6有时也会想念你
7拖拉的我
8聆听大自然
9我的梦想
10关于存在
11独一无二的苇草
12难忘的一次烧烤
13梦回江南
14使我触动的一件事
15美就在我们身边
16拜师学艺
17战争
18溜冰
19愿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20我的好朋友
21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22惊喜
23祝你生日快乐
24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25唠叨的妈妈
26幸福的蒲公英
27在诗里相遇
28秋天的图画
29记一次游戏
30新学期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