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米孝的作文

【篇一:传承】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并传承美德

——题记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内心崇高的道德;二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是的,没有优美品德的支撑,人生就像干涸的河床;没有优美品德的传承,心灵的双桨不可能荡起清澈的涟漪,生命也不会演奏出华彩的乐章。所以,我们要追求并传承美德!

他用他的选择,传承了包容,传承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豁达。

张廷玉,清朝宰相,不倚仗自己的高官职权,面对自己的母亲和邻居因建房为地皮而发生争执,便修书告诉自己的母亲:“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诗明理,立即把墙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传承了包容。透过“六尺巷”可以看到,包容是溶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包容是润滑剂,能调节关系,减少摩擦,避免碰撞;包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

他用他的承诺,传承了诚信,传承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诺言。

曾子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者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对孩子兑现承诺,也传承了诚信。

“一诺千金”“商鞅立木”……告诉我们“人所以立、信、知、勇也”。即使在今天,我们仍崇尚和传承曾子,季布,商鞅等人这种重诺言的品格。

他用他的行动,传承了孝心,传承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孝顺。

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几千年来,这一美德陶冶了不少杰出的人物,陶冶了世世代代的中华民族子孙,像“子路背米孝双亲”,“江革背母逃难”等故事,至今仍载入史册,流传民间。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绵绵不断,从历史长河沿继传承下来的,新世纪的我们,则更应传承发扬中华传统的美德!

热门推荐
1在伤痛中成长
2为自己鼓劲
3为青春喝彩
4义与奸的交界线
5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稿
6美丽的绽放
7五彩的夏天
8考试的作文
9我的多彩童年梦
10炒菜作文
11未来的家
12感恩的花开在奋进的路上
13读书之乐
14友情
15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16包粽子
17年夜饭
18我的家乡在梅州
19劳动的颜色
20爸爸我想对您说
21蓝色大海的传说
22最美的时光
23追求让梦想花开
24童年趣事
25幽默的爸爸
26的我作文
27小金鱼
28多肉观察日记
29烈日下的坚守
30八年级幸福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