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喜欢的声音】
我喜欢各种乐器的声音:钢琴的浑厚交响,笛子的清脆嘹亮,二胡的柔软婉转……这些声音仿佛把我带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仙境。
我喜欢各种小鸟的声音:百灵清脆的叫声,黄鹂美妙的歌声,麻雀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喜鹊枝头的报喜声……听到这些声音,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鸟,与它们一起欢快地唱歌、跳舞。
我喜欢各种水流的声音: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小提琴一样轻柔;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像琵琶一样清脆;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像钢管齐鸣声一样雄浑磅礴。这些声音组成了欢快地交响曲,流进了我的心田。
然而,我更喜欢的是老师的声音:那娓娓动听、不厌其烦的讲课声,把我引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丰富着我的知识。那严肃认真的教导声,告诉着我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声音。
【篇二:阳台,带你走进别样的世界】
嗨!大家好,我是某某家的阳台叫“眯眯”,现在带你们走进个不一样的四季吧!
春天,百花盛开。虽然,我的上面是黑漆漆的,但是嗅觉与听觉告诉我这是个美丽的世界。闻,一股淡淡的花香向我猛扑过来,还有小草发出的清香;听,小蜜蜂扑哧的声音是那样美妙,蚯蚓工作时流下汗珠的声音是那样响亮。嗅觉与听觉所要告诉我的全都交织在一起,仿佛凌空展开了一副美丽的,五彩缤纷的画卷。红的花,绿的草,别有一番生气;小蜜蜂、蚯蚓勤劳的身影是那样让人敬佩。噢!还有花蝴蝶的舞姿和鸟儿动人的歌唱,成了春天最闪亮的一道风景。
夏天,似乎格外闷热,凉爽的风成了暖风。可在花盆的“保护”下我却觉得凉飕飕的。可不是吗!小主人抄起水枪,向另一个小朋友射去。只听一声响,那位小朋友上身湿了一半。它连连反抗小主人,小主人身上也湿了。他们俩打来打去不亦乐乎。而我却不太舒服,大半个身子都是水,但听到他们欢乐的笑声,我觉得值了。月落柳梢,伴随月亮的暖风也随之变成了凉风。听,虫虫乐队奏起了乐。时而悠扬,时而催人泪下,时而激动人心,时而成了催眠曲?
秋天,我披上了树叶依然能聆听到树叶的交响曲。沙、沙、沙,叶子为我奏曲了。风婆婆也来助兴,她成了指挥家。一片叶子时而上,另一片叶子时而下,左右左右那样有规律。别的叶子配合的齐鸣声,一声又一声。有对秋天的怀念,有对生命的留念,有对家人的不舍,有对冬日的期待?,又是一阵风,下树叶雨了。“乐团”逐渐扩大,最后那歌声直上云霄。
冬天来了,我披上了银装,颇像阔太太。冬天虽没有春天的活力,夏天的闷热,秋天的乐曲。但是,却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魔力。凡是她舞过的地方都有一串小足迹。你瞧,大树爷爷戴上白帽,小草弟弟盖上了白被;单杠则换上了银甲……一股香气钻进了我的鼻孔。噢!那是腊梅呀!我心中不禁默默佩服腊梅……
这就是阳台身上的一个四季,一个别样的四季,怎么样?
【篇三:年味儿】
“年味儿”“倍儿爽”都是字正腔圆的京腔,也是对年的描述,而十堰的年味儿也很浓厚。
今年十堰过年才下雪,这雪可并非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那样美,也不是北国的大雪纷飞的那样狂,更不是如粉如沙大把大把的撒在房顶、地上、枯草上的那样冷。过年的雪是多彩的,轻柔的,温暖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过年了,象征喜悦、欢庆的烟火怎能不放?大人们在门前放鞭炮,从空中落下的红纸,将雪变成了红白相间的花毯。下雪了,孩子们怎能不欢喜,便将自己鞋底上的尘赠予雪地,让雪褪下一层白裙,换上褐色的衣衫。宠物们见到处热闹火热,便肆无忌惮地打闹,无意之间又为花毯印上了梅花的痕迹。
走亲访友的人们提着礼物其乐融融,雪不愿疯狂,变得轻飘、柔曼,悄悄地落在人们的肩头。回家的游子,肩头亦有些许“梨花”,母亲拂去爱子肩头的雪花,将儿子拥入怀中,母亲喜悦的眼泪滴落在雪中碎成了片片花瓣,雪花如白色的蝴蝶翩翩飞舞……
刚打完雪仗的孩子们正对着双手哈着热气儿,亲友见面,脱下手套,取下帽子,握手道贺,这时浓浓的年味儿弥漫着温情,慢慢将雪融化。
傍晚时分,人家屋顶上飘出袅袅炊烟,各家各户正端着刚出锅的饺子、汤圆,说着来年的期盼。饭桌上,菜色道道色香味俱全,但这并非主要,重点在于大人间的祝酒。亲友的攀谈,当然也包括一些孩子们,青年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成绩啊,女朋友啊,呵呵,这些并非想给难堪,只是关心罢了。
孩子们吃完饭可不会定下神来消化,要了打火机冲进雪地里找乐子去了。哥哥姐姐们将炮点着扔到远处,“啪”得一声,雪花再次回到空中,如烟花一般绽放又轻轻飘下回到伙伴身旁,小孩子害怕,点着了随手一扔,去哪儿了,一看脚下,竟在眼前,大家抱上他四散而跑!
晚上,躺在床上,外面的鞭炮齐鸣声从未停歇,我并没有捂着耳朵抱怨,因为这就是年,这就是风俗,这样才充满了年味儿。
今年的十堰有雪,雪中伴有浓浓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