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蒸糯米的作文

【篇一:打糍粑】

“八月里,中秋到,家家户户打糍粑。快喊爹,快喊娘,烧开水,蒸糯米,拿起粑槌捣糯米。”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在我的家乡最让我开心的就是中秋节打糍粑。

糍粑最讲究的就是蒸和舂。首先要选材,糯米粒一定要选那种圆圆的才会更糯更香。把米粒洗干净后再上蒸笼蒸,蒸出来的糯米饭晶莹剔透,喷喷香香,整个村子都闻见那种香味,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喜庆。糯米饭蒸好后必须马上放石臼里舂,不能冷却,否则就会舂不糍,会有很多米粒夹在中间。

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糯米饭放在石臼里。糯米饭不能太多,多了舂不动;不能太少,少了不好打。外公拿起一根碗口那么粗的木棒用力舂打。一开始,有年轻人自告奋勇地来舂,可他们力气不够,方法不对,那晶莹冒着热气的糯饭用力一舂,就粘住了木杵,怎么也举不起来了。于是外公这位”老将”出马了。只见外公轻轻一举就举起了木杵,用暗力舂在糯米饭上,发出”咚”的声音,再提起木杵,便有糯饭黏在木杵上。舂饭、提起,再舂再提起,渐渐的,糯米饭越来越碎,也越来越了黏,糯米饭条就拉得越长。我也想要尝试一下,使出来全身的劲都举不起来。

外公不断用力舂打,大约十分钟,一粒粒的糯米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饭团,这个时候糯米饭就算舂好了。外婆趁热把饭团分成乒乓球大小的一团,一碗一碗的弄好送给邻居们一些。外婆说:"大家都吃才会更香,好东西要一起分享。”我使劲点头。

糍粑怎么吃呢?必须准备好豆粉和白糖搭配着糯米饭团。先用筷子夹出一小团,然后在外面裹一层豆粉和白糖,看起来都让人流口水,颜色也十分诱人。轻轻咬一口,糯米的软糯,豆粉白糖的香甜让人颊齿留香。吃完糍粑后每个人的嘴角粘满了豆粉和白糖,你笑我,我笑你,一家人沉浸在这节日的欢声笑语中……

每年的中秋节总少不了糍粑,香甜的糍粑寓意着团圆和甜蜜,而打糍粑也成为我美好的童年回忆。

【篇二:打糍粑】

如果说喝雄黄酒是端午的习俗,吃年夜饭是除夕的习俗,那么打糍粑就是清明节特有的习俗了。今年清明节,我就亲眼见到了糍粑的制作过程。

做糍粑的第一步就是蒸糯米。把糯米洗净放入一个木桶中,将木桶放在一口盛满水的大锅上,下面生起火来,不一会,热气就冒出来了。经过一番蒸煮,木桶里的糯米熟了。热腾腾的糯米出桶时,白花花的雾气迎面扑来,一股糯米香直冲鼻孔。整桶糯米被倒到一个大石臼中,大人们开始用石锤击打。打糍粑可是一项体力活,那石锤少说也有几十斤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提不动,因此需要有好几个壮汉轮流击打。一锤子下去,即使是再坚硬的东西也会被砸碎,何况是这柔软的糯米,因此同时还需要一个灵巧的人来控制形状,添水揉糯米。

开始时,身高八尺、力大无比的舅舅首先上阵。只见他两手一前一后托住石锤柄,与动作灵敏的叔叔互相配合,一起一落,仿佛在演奏一支富有节奏且欢乐流畅的乐曲。那锤子在舅舅手中得心应手,犹如金箍棒在齐天大圣手中舞动,毛笔在王羲之手中挥洒自如,不久,原本缝隙较大的糯米渐渐融为了一团。别看舅舅打得兴致勃勃,但没过几分钟,他就体力不支,败下阵来。于是,后面的人就自告奋勇地接上去,累了又轮下一个,如此交替、重复,充分显示出了集体的力量。

待打得颗粒均匀时,糯米就变成了糍粑。热气腾腾的糍粑出臼后,倒入覆盖着一层面粉的面床上,用手和擀面杖扒平,然后划成一条条的形状,放入各种馅料,用刀切开,如同包饺子一般包起来,再拉长拉细。这样,香糯可口的糍粑就大功告成了,一口咬入,嚼性十足。

热门推荐
1教师节作文
2介绍一件事物的说明文
3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4有你我们的年华不寂寞
5贴鼻子
6一张纸的一封来信
7生活不会苛待如此努力的你
8假如我有阿拉丁神灯
9家乡美
10试卷发下以后
11碎片生活
12惩罚
13一道风景线
14碎片时间的力量
15暖干的校服
16妈妈,我想对您说
17外婆的渔鼓情
18我的青春摆渡人
19一路有你
20我是小小急救员
21那一双充满慈爱的眼睛
22窗外
23暑假作文
24我的植物朋友刺梅
25我是一片小树叶
26迷人的秋天
27笑傲人生
28我想做一棵平凡的荇菜
29我爱故乡的桃子
30红色土地,红色力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