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袁和的作文

【篇一:知识永远不会“褪色”】

这是一些褪色的年代久远的杂志。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泛黄的封面上,“读者”两个大字映入眼帘。随手翻开,即是这一期的卷首语:“最近有人见过我吗?”只这一眼,便让我爱不释手。

妈妈告诉我,这是她很多年前就一直喜欢的一本杂志。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整整三十余载。据说,曾经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读者》——这是一本多么有广泛影响力的书啊,我开始细细品读。

1996年四月的这一期中,《道义之债》讲的是美国的洛迪,由于一次抢劫,使别人损失了18000美元。他便觉得这是道义之债,自己一定要还清,即使这个还债过程一直持续了31年之久——道义之债虽然依法无需偿还,但高尚的人却会自愿偿还。而这种精神,这种高尚的品质,在如今的社会,是多么的值得人敬佩,让人反思啊!《雪域格桑》却告诉我们,人要坚强,要努力向梦想去前进。现实中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些事实——袁和是一位上海姑娘,她付出了比别人更艰辛的努力,终于踏出国门学习,但是却得了癌症,但她还是努力学习去读硕士。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终于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但没过多久,就被死神带走了。袁和以她的勇气和毅力,在异国他乡塑造了中国人不朽的形象,我不由得为她点赞!

《读者》每一期的封面,也是与众不同的。或油画,或摄影,简约而大气。中间的漫画插图,更是我的心头之好。简单而夸张的手法,让人从中懂得真、善、美,引起心中的共鸣。

如今的《读者》,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与拥护。我喜欢它的“旧”,也喜欢“新”的它。——这,就是《读者》给我所带来的阅读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不管是旧版与新刊,它们都是我的“心灵鸡汤”——知识,是永远不会褪色的!

热门推荐
1举例说明昆虫的智慧作文
2家乡的重阳节
3初学篮球
4家乡的小竹林
5不得不孝敬父母的理由
6姥姥家的菜园
7我学会了包饺子
8退一步海阔天空
9努力后的快乐
10一只漂流瓶,怎样飘过一片大海
11窗外即景
12有趣的蚕宝宝
13风的重量
14品糖
15军训的一天日记
16人生的色彩
17有一句话
18高中生活的冷与热
19日记
20学校午餐大风波
21山乡巨变
22端午节
23深深打动我的一件事
24奶奶的话胜似一剂良药
25第一次骑马
26胜似亲人
27晨露
28亦师亦友
29军训感言
30妈妈的白发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