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书筐的作文

【篇一:改写《两小儿辩日》】

在一条山间的小路上,一个老者正背着一个书筐,手拿一把拐杖,兴高采烈地向前行。口中呢喃着:“有朋至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路边树木郁郁葱葱,红色的牡丹竞相开放,吐出醉人的芳香,百灵鸟在林中歌唱,这是个多么美丽的早晨,而那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

在路的尽头,两个小孩子正在争论着什么,争吵中打破了早晨的宁静。孔子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孩子穿着红衣,另一个孩子穿着黄衣,他们争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孔子好奇地走上去询问道:“两位小朋友,你们在争论什么呢?可否说给我听一听,我名孔丘,字仲尼。”

两个小孩相互对视了一眼,红衣的孩子说:“你看现在的太阳,刚日出的时候,太阳很大,可到了中午就变小,像盘子一样,这难道不是近大远小吗?”

“说的有道理。”孔子思索了一会儿说。

“不对不对,日出时人们都感到十分凉爽,可到了中午就特别热,好像人们掉进了热水里,现在到了正午,我早已汗如雨下了,不应该是近的时候热,而离我们远的时候就凉快了吗?应该早上远,中午近!”黄衣小孩反驳道。

“这好像也对!”孔子有些为难了。他看看那红衣小孩,又看了看那黄衣小孩,又抬起头看了看太阳,抚了抚他长长的胡子,皱着眉头思索着。

两小孩急切地想知道答案,问:“到底谁对呢?”

孔子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作出判断。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智慧过人的,还不过如此吗?”说完,俩小孩便一溜烟跑了。

夕阳西下,孔子独自走在山间小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孔子皱着眉思索着,口中反复说着:“去人近?还是去人远?”

【篇二:清明上河图】

一图一朝代,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题记

文化不可不谓博大精深,但却又无处不在。颇不了解文化的我,此刻便需要一把文化之钥去打开文化之门。

它便就是清明上河图。

两年前,我曾亲临西安一带,那儿便有着一处热门景点——清明上河园。走进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庞大的清明上河图的浮雕,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我第一次被这件传奇般得中华神品打动了,这是多么精湛的手法方才能创造出的旷世奇珍啊,这必是一件包含中华文化及其画风技的刻录品。

在旅途过后,我带回了一幅小型清明上河图,这幅名作值得我深深体会。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趴在地上展开了这幅画卷,足足能铺完半个屋子那么长。细细凝视,画卷虽小,但却囊括了一个朝代京城的精华,大到清明节祭拜祖先,小到放养牲畜。北宋的张择端用了他高超的画技为我展现了一幅北宋汴京城的美景。在画卷的左端,首先便是郊外的风光,有人在田野上闲逛,从侧面阐述了这一朝代的安定。紧接着我步入城内,高大的城门,壮阔的街景让我无不赞叹这个朝代的繁华,在汴京这座城内,一切便不同了。

城内的景色更多元、更丰富,我能看到新郎骑着枣红马,身着喜服,脸上洋溢着娶新娘过门的欣喜。我也能看到虹桥上竟有着女子的身影,要知道当时社会的妇女地位较低,是不能随意出门的,哪想到人声鼎沸的虹桥上有女子漫步,更让我对此神作无比赞赏。与此同时,我也不难瞧见河边的渡船上的苦力正在往岸上搬运着货物,想必此时的宋代造船业已非常发达,已能够充分利用河道运送货物了。

在细细鉴赏清明上河图时,我已无法自拔。仿佛自己就是那背着书筐的进京赶考的书生,自己犹如那纵观人生百态的算命先生,自己就像那能淡然世间事、悠然漫步的水牛一般。

透过这幅画卷,我嗅到了文化的气息,我悟到了文化的真谛,我感到了文化的动人。此刻的我宛若盘坐在菩提树下,手捧清明上河图,品味那一花一世界。

一图含一朝代,一树有一菩提,一花蕴一世界,看着清明上河图,我仿佛步入一个积聚中华古代文化精华的世外桃源,令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热门推荐
1我的三美妈妈
2一张白纸
3迈向成功
4情系小雪
5小草的自述
6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7你震撼到了我
8有趣的体育课
9画鼻子
10八年级的作文
11美在其中
12粉笔和板擦
13我们班的擂台赛
14这事,真带劲
15一次孝文化的洗礼
16生动的一课
17让座位
18小乌龟
19第一次坐飞机
20懂你
21我听到了生命的声音
22顶橘子游戏
23爱的光芒
24家乡的马戏团
25我和图书馆的故事
26我身边的好老师
27描写早市的作文
28暑假反省作文
29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30春天的风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