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公园观鸟】
在我们教室旁有一个公园,今天我们很幸运,可以来观察一下里面的鸟儿。
我们怀着既激动又兴奋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还没进公园,便听到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只是一眼望去,只见到了一丛丛青翠的竹子。
一进入公园,我们就循着鸟儿的叫声,径直来到了一片阴凉的小树丛,发现一个个鸟笼在树上挂着。走近一看,小鸟们还真是舒服,它们的鸟笼都是用很好的竹片编制而成。喂鸟的容器,和青花瓶差不多。上面还有一幅幅精美的花纹,美丽极了!
我们刚来到鸟笼旁,就有一个爷爷大叫:“不要离它太近,会得禽流感的!”一听到那个爷爷的叫声,我们都向后退了两步。这时,另一位老爷爷指着鸟笼,耐心地对我们说:“这是一只画眉,这是喜喜欢欢。”我们都齐声问道:“为什么叫喜喜欢欢呢?”在我看来画眉就是眼睛上有一条白色的眉毛。可是这喜喜欢欢难道是长的像喜喜欢欢?那个爷爷说:“因为它的叫声很欢快,所以叫它喜喜欢欢。”听完爷爷的话,我的脑海里抽象出了喜喜欢欢的叫声图。还有人直接去学喜喜欢欢的叫声。喜喜欢欢非常漂亮,下半身是灰白色,上半身是纯黑色,小脚又黄又细。
在我看来最特别的是“文文静静”,为什么我给它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很文静。我们靠近它时,它就像看见了老虎一样惊呆了,不跳也不叫,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们。最后一只也是我最喜欢的小鸟,叫它“动来动去”吧。它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很喜欢动也很喜欢叫。一到“动来动去”的旁边,它就大声呼喊:“救命呀!救命呀!捉匪了!捉匪了!”“动来动去”这一叫,所有的鸟都叫了起来,再加上它的三角形走位,看起来就更好笑了!
离开了公园,身后还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鸟叫声,这也许是鸟儿在和我们告别吧!
【篇二:青花瓷瓶】
在舅舅家的客厅里,摆着两只和我差不多高的青花瓷瓶。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这两只青花瓷瓶的来历可不一般,它们是太外婆出嫁时的嫁妆。当时太外婆是当地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而太外公是当地地主家的少爷。这两只青花瓷瓶当然是价值不菲的嫁妆。当时它们摆放在太外公阔气的四合院内,寓意着家业兴旺。
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太外公家的田地家产都被分了。可太外婆为了记惦她的父母,拼了命保存下这两只瓷瓶。外公外婆结婚时,太外婆将这两只瓷瓶赠给他们。当时外公家条件差,只有一间小小的茅草房,却住着六七口人,瓷瓶连摆放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委屈的藏着。
改革开放后,外公家富裕起来了,建起了砖瓦房,专门给青花瓶留了一间房间,里面还挂上了太外公太外婆遗像,寄托着外公对父母深深的怀念。
舅舅结婚了,他的新房是宽敞的跃层楼房,华丽的客厅,外公外婆把瓷瓶送给舅舅,希望这祖传的宝贝带给他们吉祥如意,也让他们继承祖辈勤劳节俭的家风。
看着这两只漂亮的瓷瓶,我明白,它们已远远不只是瓷瓶,它们见证了我们一家几代人生活的变迁,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祝福我的家人平安快乐,祝福我的祖国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