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革命遗址的作文

【篇一: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虽然这是一个小县城,但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这里被国务院评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榜罗镇革命遗址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一片热土养育着我们40多万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美丽的家乡。

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里有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榜罗会议"革命遗址、新建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和20多处红军长征期间中央领导人旧居、毛泽东首次朗诵《七律·长征》的纪念诗碑、红军长征南园文娱晚会旧址、义岗四岩山革命烈士陵园、华家岭阻击战遗址等。

这里的书画产业发展壮大。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全县有集创作、装裱、交易、鉴赏等为一体的专业书画经营场所320多家。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小曲、剪纸、春叶、遮面、皮影等民间艺术,"通渭小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渭皮影、通渭脊兽、通渭剪纸等7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的人憨厚淳朴老实。素有“一等人忠诚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之称正是通渭人的真实写照,东汉时期有为我国五言诗的成熟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近代有赵荣、牛树梅、李南晖、王瓒等文化名人,当代有大陆首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和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尚永丰。

这里的农业产业初见规模。经过十年的政府推动,全县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初具雏形,走出了"修梯田-覆地膜-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还田"的旱作循环农业路子。

这里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素有陇上"陇上神泉"之美誉的通渭温泉是游客洗浴、疗养、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这里的文化胜迹丰富多彩。"仰韶"、"齐家"文化等文化璀璨夺目;战国秦长城横贯全境,南北绵延125公里;通渭被誉为"千堡之乡",石峰堡、鸡川寨等古堡寨保存完好;秦嘉徐淑公园成为人文旅游的好去处。

这里的小吃各具特色,有懒疙瘩、酸棒棒、搅团、散饭、甜醅子、凉粉、荞圈圈、油煎饼(俗称“摊馍馍”)、酿皮等等,这些小吃让人馋的直流口水。

就是这样一片土地,从古至今始终洋溢着独特的韵味、养育着一代又一代辛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磨砺着一代又一代通渭人民的意志,使他们都具有了通渭人特有的“通渭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就是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才俊,孕育了各种别具风姿的通渭文化,逐渐形成了各种独具通渭特色的饮食……它们是通渭的精髓、是通渭的魂。

热诚欢迎你到我美丽的家乡大美通渭来做客。

热门推荐
1飞越丛林
2心爱的手表
3触摸春天
4感悟生日情系深秋
5孝的传递
6科技改变生活
7我眼中的秋天
8找春
9谁能陪您一起孤独
10童年我们一起走过
11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12爱踢足球的我
13我喜欢在乡下
14最美的风景
15冬之恋
16谎言给我带来的快乐
17追逐梦想
18压力
19学会说不
20父亲手中的香烟
21雏鹰争章作文
22将被遗忘的约定
23荷花
24留香
25胆小如鼠
26乐在雨中
27爱诗词的我
28中秋遐想
29祭扫烈士陵园
30我家的小乌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