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莲灯的作文

【篇一:校园早春】

《玉楼春》里曾写到:“雪云乍变春云簇”,当春天的云像一朵朵花,忽然爆出,烂漫绽放时,内心会闪现一瞬间的感动:

——闲情总是在这样的早春时节苏醒,带领我在校园里漫步,美好便会从心头到笔端,舒展开来。

花台里的小草悄悄钻了出来,分外娇嫩,那种早春几近透明的绿,是朦朦胧胧的,只可远观。阳光像金粉一样洒向大地,小草们欢呼着争相摇曳,它们有的躲藏在阴暗处,有的直直暴露在阳光下,明明暗暗,相映成趣。时不时闪耀着几点流光,空气中弥漫着清新自然,心情也雀跃起来。向四周漫步,不时可以瞧见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万年青”,看起来似毛茸茸的,每片叶子都蓄足力气向上蹿,我也被这力量所鼓舞。

最瞩目的要数傍着楼梯而长的玉兰花,路过的同学总是频频驻足。远远望去,像还未融化的冬雪,星星点点,附在交错纵横的纸条上。又像孩童们精心折成的纸鸢,柔毛丽羽,振翅欲飞。凑近细看,玉兰花这一朵那儿一朵地藏匿在纸条上,错落有致,亭亭玉立。花朵底部是深紫色,从下到上慢慢渲染,富有韵味。有的开如莲灯,亦有的花瓣微微合拢像孔明灯,次第升空。整棵花树静静地盛放在单一的淡绿色教学楼前,鲜明的对比引人注目,像精心设计成的画,尽染诗意。春风拂过,花瓣在空中飞舞翩跹,动人心弦。

穿过走廊,来到小花园,嘤嘤的鸟鸣声传来,婉转起伏,似在歌颂蓬勃气象,让人忍不住在心底应和。树木有的四季常茂,有的才长出一点嫩芽,时而有麻雀轻落,蹦蹦跳跳、煞是有趣。四周环绕着整齐的雏菊,黄的、红的、紫的…向下看,水面浮动着光芒,成百上千只小蝌蚪在水下嬉闹。流水旁,一株山茶花正怒放,每一朵都硕大饱满,桃色艳丽。蜜蜂常常被吸引,慢慢收拢颤动的翅膀,开始酿造生活。向上仰望,隐约可见二楼平台上的迎春花开得正盛,花形娇小,黄得耀眼,熠熠生辉,仿佛流动了起来,枝叶下垂形成天然又美丽的帘幕。

到处都是蓬勃,到处都是新鲜。

这就是我爱的早春,它不像暮春那样浓烈,喧闹中透着安详,充斥着诗意。使人在感到时光流逝的惆怅的同时,又可以清晰分明地看到一年正悄悄开始,使人可以静静期待着梦想在现实的土地上,开花抽穗结果。

【篇二:绽放,最美的光彩】

那一句句诗情,犹如桂花飘香,浸我心田。——题记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伴随着午后温暖的阳光,静静地捧着《你如安好,便是晴天》坐在桂花树下,细细地品味着林徽因的这首诗——《莲灯》。

林徽因——所有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她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设计者之一,当然,她更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美丽聪慧。

第一次在书中读到林徽因的这首诗歌,我便被深深地吸引,虽然在别人眼中那只不过是一首诗,但只有在细细品读了林徽因的一生后,才能深有体会,我对诗的前几句十分有感触。林徽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一盏莲灯,表达出了“虽然个体渺小,但也要发光发热,活出生命的价值和精彩”。

这首诗是林徽因1923年所作,那时她28岁,在香山养病期间所作。回顾林徽因的一生,不论是战乱频仍,还是贫病交加,她始终保持着她坚强不屈的品行,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建筑事业,鞠躬尽瘁,终不负年轻时“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的誓言。

其实,我认为就如蜡烛,虽然自己十分微不足道,但却能为别人带来一片光明。拥有这种精神的有仅有林徽因,还有众所周知的人民的公仆焦裕禄。

焦裕禄是一位革命烈士,在24岁时加入共产党,在他患有肝病的时候还不顾身体带领群众抵抗自然灾害,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当然,这些都离我们太远了,最熟悉的莫过于在5·12大地震中的彭州民警——蒋敏。在5012中,她失去自已的母亲和女儿,但她强忍悲痛,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

这些难道不是林徽因的《莲灯》所要表达的情感吗?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很渺小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精彩的活出自己的人生,虽然只是那“一剪光”,我们也要它娇傲地捧出辉煌,永远做最好的自己,要坚强不屈,正如莹火虫那微弱的光,也能照亮夜空。

我们要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即使不是为别人,但也要为自己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热门推荐
1夏洛的网读后感
2当苹果遇上梨
3我和爷爷摘苹果
4游北雁荡山
5人要知怕
6那双粗糙的手
7书籍伴我成长
8身边的美景
9珍惜
10婴儿妹妹
11游中侨名城
12钓鱼
13春节的声音
14感恩父爱
15勇敢
16走进秋天
17学习雷锋精神
18家庭趣事
19走读麦家旧居
20文明只差一步
21西安历史之旅
22我心中的故事作文
23我给自己点赞
24这个夏天,稍安勿躁
25其实我不想失败
26我最爱的水果作文
27童年的玩具
28未来的学校
29雕刻的时光
30神奇的力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