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交友的选择】
奏一曲古筝,我听见高山与流水的空灵回响,即使琴碎也最美的乐音。
擎一杯浊酒,我看见那诗仙与诗圣惺惺惜惺惺的洒脱,盛唐的晚钟是他们紧皱的眉头。
撷一片竹叶,我看见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一腔豪迈消不去穷途之哭的决绝。
朋友,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感慨于古人荡气回肠的友谊赞歌时,我们更应明白怎么样交友。
古人有云:“巧言令色,鲜仁矣。”还有一句更为直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告诉我们,面对溢美之词,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得天下时,以三矢明志,势如破竹,函梁君臣之首,终成一世霸业,但最终却与伶人为伍,身死人手,为天下校。这难道不是他疏远贤臣,亲近小人的后果吗?
而反观一代伟帝唐太宗,曾因谏臣魏征的直言而深感不快,但智慧如斯,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虚怀纳谏,终成就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千古佳话。
由此可见,在选择朋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的重要性。可是,当自己的原则与朋友的行为相悖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或许我们要忍痛割爱。传唱千古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一直给我们太多的心酸和震撼。是什么让嵇康忍心丢弃“七贤”的和睦佳话?是什么让他们甘愿赴死也不愿出世做官?是那如同竹林一般高贵的气节让他无法忍受世俗的浊濯,是那最不可动摇的坚守让他放弃挚爱的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心存遗憾,也不得不让这分感情无疾而终。
同样的,还有写下《忆刘半农君》的鲁迅,曾经并肩作战,激扬文字,曾经抛热血共铸新文学的辉煌。但一旦朋友背离了人民的利益,叛离了最神圣的文字。鲁迅先生也义无反顾地斩断友情,只因那人已不配为友。
学会选择,也学会放弃,让我们的心灵如陋室之蕙兰,让我们身边只有清新的芬芳,没有浊污的空气。
【篇二:冤家也能路宽】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冤家路窄”。其实不然,一个好的对手能让我们的路更宽。
风雪是松柏的对手,是它的压迫让松柏更加挺立;狼是鹿的对手,是它的追逐令鹿不断突破速度;礁石是海浪的对手,它的阻挡使海水更加波澜壮阔。对手就像是火箭的助推器,促使我们不断地突破自我,完善自我,走向成熟。
金枪鱼被渔民抓住放在水槽中,不久就会死去。为了让它们存活下来,渔民通常会将它们的对手鳗鱼一并放入水槽中。金枪鱼为了不被鳗鱼吃掉,就会拼命挣扎,从而保持生机与活力,很长一段时都不会死去。动物失去了对手,尚且会很快死亡,一个人若失去了对手,则会走向堕落的深渊。一个民族若失去了对手,则会陷入故步自封的泥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多外患者,国恒亡。”这个道理在几千年前就被孟子提出,延续至今。
红尘繁杂,最易蒙蔽人的双眼,对手则是人保持清醒的一剂良药。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感谢对手,他们就像针一样,让给我们坐立不安的同时,又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
庄宗初即位,面对梁、燕、契丹三个敌国,他以父亲留下的三支箭为警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最后“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意气风发。按理他在打败敌国之后本该称霸天下,但庄宗却逐渐骄横自大,溺于伶人,荒怠朝政。不过三年时间,便国破家亡,自己也死于伶人之手。盛衰之异,皆源于庄宗在失去对手后的堕落。当对手存在时,人们常常在心中绷紧一根弦,不断突破自我。当对手消失后这根弦便一下子放松了,随着时间消逝便逐渐骄傲自大,迷失自我,更有甚者,会因此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由此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有其道理的。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但也不能没有对手。我们应该感谢对手的挑战,让我们增强我们的能力;感谢对手的嘲笑,增大了我们的度量;感谢对手的辱骂,提升了我们的修养。感谢对手让我们死水般的生活变成波澜壮阔的大海。人生若无一对手,便会失去许多的精彩。
人生若为船,对手便是风,给船带来危险的同时,也推动着船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