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四十年后再相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40年过去了,当时只有五岁的日本小女孩美穗子,已经步入了成年,成为了三个孩子的母亲。40年了美穗子始终铭记着聂荣臻将军当时是如何救她,如何保护她,又是如何将她送回日本的。于是,美穗子有个心愿就是去当面答谢她的救命恩人,表达深深的感恩之情。
1980年,美穗子带着三个可爱的孩子,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看望她心中可敬可爱的聂将军。
他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疆厅焦急地等待着聂将军的到来。不一会儿,在簇拥的人群中,美穗子一眼就看到了聂将军。40个春秋过去了,将军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英姿飒爽、器宇轩昂和威风凛凛,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额头上爬满了一条条深深的皱纹,美穗子饱含着热泪,傻傻的站在那里,呆呆的凝望着聂将军,久久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美穗子才回过神来,叫喊着朝聂将军奔去,泪如泉涌,“将军啊!我的救命恩人啊!”跑到将军身边,美穗子用颤抖的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用丝帕层层包裹的小包,小心翼翼的一层一层打开,露出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夹着一张发黄的照片,她双手郑重地捧到将军面前,“将军,您还记得吗?这是我们当时分别时的合影,40年了,我一直带在身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您,因为您的善良,您的大度才有了我的今天,当年那场可怕的战争使我在中国沦为孤儿,如果不是您拯救了我,哪有今天我这幸福美满的大家庭,您真是一位活菩萨啊!”。说着用头抵住将军的双手,表达着最大的敬意。聂将军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饱含泪水用手抚摸着美穗子的头,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在抚摸自己的女儿,时光仿佛回到了40年前的岁月,聂将军安抚着美穗子,给她讲故事,给她一口一口喂饭吃——。将军眼里的泪水滑落在美穗子头上,热泪盈眶的说“当年你还是个小不点呢,时间过得真快啊!今天你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美穗子更是泣不成声。
落座后,他们互赠礼物,美穗子拿出了日本赠送给最尊贵客人的一个高约50公分,雕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身着和服的用玻璃罩着的小姑娘,名叫“人形”的木偶赠送给了聂将军,聂将军深情地接过了礼物,回赠了著名画家程十发专为聂将军画的“苏寒三友”图,语重心长说道“严寒的冬天,松竹梅能抵抗严寒,保持生机,茁壮成长,这幅画我送给你,同时也祝愿中日两国的友谊也秉承松竹梅的精神。”“聂将军,我一定会牢记您的话,同时我也会传递给更多的日本人民。”聂将军赞许地连连点头。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分别的时刻到了。美穗子紧握着聂帅的手激动地说“聂将军,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有机会一定要到我的故乡都城市来访问!”聂帅说“谢谢,从地图上看,离得很近,但我身体补好,没有机会了,你们还有机会。”
聂帅和美惠子共同编织了中日人民友好史上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也为中日人民的友谊驾起了一座桥梁,愿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天长地久!
【篇二:家乡的名人】
“我们像鲜花在开放,我们像小树在成长,我们是聂帅故乡的少年,把先辈遗志记心上……”每当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唱起这首振奋人心的校歌时,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家乡的名人——可亲可敬的聂荣臻爷爷。
聂荣臻爷爷生在我的家乡——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和我是很近的老乡。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曾经组织我们去聂荣臻旧居去参观。当时,我们看见那个身着笔挺的西装,衣冠楚楚的叔叔时,都天真地问:“这个帅叔叔是谁?”老师笑着告诉我们:“这就是聂荣臻爷爷》”那时,懵懂的我在我的头脑里有了对聂爷爷初步的印象。只觉得这位叔叔长得很帅、很有精神!随后,我们进入了旧居,参观了各间陈列室,似懂非懂地听着老师给我们讲了聂爷爷的打仗事迹和人生阅历,看了聂荣臻爷爷的旧居陈列的物品、图片,幼小的我还认为:哇,聂爷爷打仗很厉害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花开花谢,春去冬来。我进入了小学,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在老师的指导和妈妈的督促下,阅读的许多课外书籍,从书中,我再一次认识聂爷爷。当我读到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时,面对美穗子这两个襁褓中的日本小姑娘,聂爷爷不但对他们问寒问暖,还亲自安排还给日军时,我不禁对聂爷爷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深深折服!面对凶残的日军,聂帅不仅没有冤冤相报,以残害的方式对待同是日本人的儿童,反而以德报怨,这宽大的容人之量,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
去年,中央电视台上演了《聂荣臻》,随着每天的观看,我更加了解了聂爷爷的一生,我明白了伟大不是天生的,而是艰苦打拼出来的。聂帅自幼便勤奋好学,发奋求索。“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就是他这种苦学精神的写照。
聂爷爷的一生是光辉的,是高尚的,他不仅胸怀大志,更能用坚定信仰和崇高理想鞭策自己,他那为祖国,为人民呕心沥血,奋斗终身的事迹,时刻激励着我们!我们一定能做到歌中所唱:爱祖国,爱人民,学好知识,练好本领,时刻准备把革命接班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