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安铺人的作文

【篇一:安铺骑楼】

我见过规模宏大、数量繁多的梧州骑楼城,也见过粤派骑楼的代表——形式多样、保存完整的广州骑楼。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家乡那道越陈旧越靓丽的风景——安铺骑楼。

安铺骑楼是一户连著一户,四通八达的典型长廊。在安铺东大街、南街、西街、中大街、“苏杭街”等老街上随处可见到这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物。连外地人都惊歎:“安铺还有如此大的骑楼群!”所以怎麽能不令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安铺人感到自豪呢?

安铺骑楼源于清朝末期,大多为砖木结构,原木横梁、木制门面、楼梯和窗户都是以红砖、木桁、瓷瓦等为主要材料建成的,牆面还雕琢著精美的图案,有的是吉祥纹饰,行业商号以及中国古典卷草图案。其中最为雄伟的是那座三层“彩骑”,这座骑楼的外牆用彩砖包裹著,窗櫺上是最精美的雕刻,传递出具有独特风情的粤西文化。

安铺骑楼是商住一体的,楼上住人,楼下做商铺,门面向内缩入2至3米,腾出来的空间作为人行走廊。老话说:“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头。”可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走在走廊上却从不需“低头”,即使在阴雨连绵的三月天,也无需戴帽打伞,隻身沿著长长的骑楼长廊从街头走到街尾也无妨。安铺骑楼,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还使我们找到深深的归属感。

茶馀饭后,小孩们在骑楼下玩弹珠、拍公仔纸、跳橡皮筋;老人们边抽著水烟边拉著家常;酷暑难熬的夜晚,人们就在骑楼下面纳凉。

夜深了,有些人乾脆铺著席子在走廊上睡觉,睡不著的人还在家长里短的。那一座座骑楼下互相连接成的长廊紧贴著,像生活在骑楼下的安铺人家,手牵手,心连心,过著守望相助的日子。安铺骑楼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模糊了人与人的界限,折射出纯朴的安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

而如今,安铺骑楼却日趋破落。南大街上的一些骑楼只剩下躯壳,好像澳门大三巴牌坊,已是“雕栏玉砌朱颜改”。看著昔日繁华的骑楼如今变成了危楼,不禁令人扼腕歎息。我多麽希望能再看到在骑楼底下互相嬉戏追逐的孩子们,坐在交椅上閒谈的老人们,还有张罗开铺的年轻人……而这些时代的剪影已经离我们远去。那些残留在骑楼外牆上的繁体字店名,正如它们所经历的年代一样,已成为一段段历史,演灭在风尘往事中。

尼克森曾经说过:“当中国人的下一代忘记自己的文化时,我们就可以攻打这个民族。”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沉淀的历史,更是陈酿出的醇厚的历史文化。安铺骑楼是安铺的文化产物,更是中国历史所沉淀出的历史产物,我们应好好珍惜这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1渴望得到理解
2阳光的味道
3读书记
4诚信是一笔财富
5
6天上的云
7走进初二
8热爱生命
9我的自画像
10与梦同行读后感
11心中有盏红绿灯
12我们班的牛人
13温暖在其中
14我和书的故事
15就这样被你感动
16妈妈变了
17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18亦师亦友的父亲
19迷人的秋天
20中华汉字
21我想自己长大
22家乡的果园
23值周
24未来的母校
25年味
26家乡的美景
27走进
28春天是个魔术师
29谢谢您,爷爷
30快乐的六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