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鸡髓笋的作文

【篇一:红楼情中梦飞扬】

忘了第一次看《红楼梦》是什么年龄,四岁或五岁?当时,只是单单纯纯地被书中的美食吸引:酒酿清蒸鸭子,洁粉梅花洋糖,鸡髓笋,奶油小苏卷,胭脂鹅脯……幼小的心里只觉得那些东西听起来真是好吃,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尝一尝。

待到大些,爱看宝黛吵架,吵了好,好了吵,不折腾的天翻地覆誓不罢休。对书中关于其他人的描写,只模糊觉得有趣,有一种隐约的气质在里边,却讲不出它到底是什么。

到了十七八岁,学的,懂得多了才明白:一部《红楼梦》概括了中华帝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世态风情。

红楼人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礼仪积淀。贾母命宝玉给贾赦传话,贾赦见到侄子宝玉“倒先站起来请了贾母的安,宝玉方向贾赦请安”。因为宝玉是贾母的使者,所以贾赦要先向代表自己母亲的人行礼。管家娘子在主人面前只能站着回话,命坐下要先谢坐。宝玉见到母亲的侍女,要称“姐姐”且让座倒茶。这又是清朝贵族一种传统礼仪:看佛敬僧,服侍祖母的人视如庶母,服侍母亲的人视同姐妹。一种礼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红楼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红楼同样集传统文学手法之大成。最具美感的莫过于以物,以居喻人。高洁清冷的林姑娘,所居潇湘馆外千竿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谨守礼教,外表沉静内心仍有热情的宝姐姐,所居蘅芜居外观上“无味的很”,但进院之后“奇花异草,清香扑鼻”;吃斋念佛,不问世事惜春,居处叫做“藕香榭”,藕能发出多少香味呢?一如他的不引人注意。借物喻人在曹公的笔下把玩到了极致。

伏线千里更是红楼的一大经典手法。中国传统文学讲究借喻暗喻,一语双关。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也处处皆是。一次吵架过后,宝玉“抬身便走”,黛玉“向外冷笑到:‘阿弥陀佛!赶快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读过《红楼梦》原本的脂砚斋在旁边批曰:“何苦来,余不忍听!”据说原作中,宝玉离家避祸回来时黛玉已病逝,正应了“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可不正是伏线千里之外吗?

展卷捧读红楼梦,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中华传统深厚而空灵的文化气韵所浸染,你的情,你的梦亦会在红楼中轻舞飞扬!

热门推荐
1第一次炒大米
2不会变的是飞翔
3一直陪伴着我
4见证
5送别时的礼物
6善待人生
7学着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8打乒乓球的作文
9寂寞的童年
10爱哭鬼表弟
11外婆家
12吃货表弟
13“先甜后苦”与“先苦后甜”
1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文
15生命无语
16我家的动物成员
17美味的板栗
18二十年后的家乡
19记一次有意义的小记者活动
20生活中的发现
21中山公园
22最可爱的人
23贪小便宜留遗憾
24我和蚊子的战争
25冬天的校园
26的童年作文
27一张照片的故事
28温暖我的人
29木兰草原美好的记忆
30繁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