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反求诸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面对它,有的人一味地责怪他人,抱怨客观世界,还有的人则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我闪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我们应“反求诸已”,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
记得去年的“感动中国”中有一位女士,小时候就患有小儿麻痹,她的父母带着她遍访名医,历尽千辛万苦使她能像正常人一走路生活。然而几年后不幸再次来临,花季少女被飞速驶来的卡车无情地夺去了双腿,她再次回到了轮椅上。我记得我那时是笑了,是无奈的苦笑。背成那了还活啥呀!要是我,定会抱怨命运不公,卡车司机太黑了,继而终日消极,甚至带着那无奈的笑离开这个世界。两次挫折,谁能受得了。然而她未因此而消极抱怨,指责他人,而是反思自己:“上帝带我来到这个世界已是莫大荣幸,而我却整天无所做为,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从此我要尽我微薄的力量,造福社会。”这个轮椅上的女士竞当上了心理咨询师,帮助开导其它遇到挫折不反求诸己而抱怨客观因素的人。这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人。
生活中只有反求诸己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大家教知道迈克尔·乔丹,以及他铸就的“公牛王朝”和他率领的“梦之队”。可曾知道当年他在芝加哥公牛队时,起初并未有大的突破。他是如此出色,相比之下他的队友很不行,他便总是骂他的队友,队友自信心被摧,他的冠军梦想便更远了一步。
乔丹开始反求诸己,把之前对队友的谩骂变成鼓励,赢得了队友的尊重,才有了后来的两个“三连冠”以及“篮坛飞人”、“最近近神的男人”等称号。作为高中生,我们更应该反求诸己。
考试失利,一味抱怨试题出的不好,出题者不行,而不反思自己学的怎么样又怎能进步?因此爱抱怨的人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反求诸己,让我们走向成功!
【篇二:反省自我】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我们犯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错误,经历过反反复复多少次的失败,可是我们在第一时间反省过自己吗?我们去埋怨别人的强大,却忘记真正应该做的事反省自己的弱小。
反省自己的弱小,我们应该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无论是为了这次的失败,又或是为了对自己的挑战,我们都应该先“正己”而“后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认为这三方面是他有所欠缺的,他正视自我,摆正心态,每天反省自己,这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为将来展开一个良好的开端。相反,现在有一些人在失败后一味埋怨对手的强大,譬如家境、才学等,自己根本赢不了,又有一些人认为自己要比胜者更强,只是客观因素使自己失败。这些都是没有摆正心态的表现,要知道强者未必是胜者,但胜者一定是强者。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客观面对,摆正心态,才能有所进益。
反省自己的弱小,认识自身的不足。当我们把苛责的目光从别人身上收回时才会发现,自己的身上也是千疮百孔。《游褒禅山记》里记叙了王安石一行人游山的见闻,而他们在游洞时留下的遗憾十分引人深思,一同去的人抱怨那些想要出洞的人让自己无法尽兴,而王安石却反求诸己,懊悔是自己的盲目跟从使得自己“不得极夫游之乐”这无疑体现了王安石的大智——反求诸己,这使他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他能才成为闪耀在历史银河中的一颗恒星。
反省自己的弱小,走进自己的圆梦之地。遇事首先反省自己的弱小,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使自己更接近成功,无论是个人、民族还是国家均是如此。我们都知晓,如今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曾在敌人的铁蹄下颤抖,也曾在侵略者的枪炮声中哀鸣。是的,中国也曾弱小,可是这能怪罪他国的强大么?人人都知道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国人也曾警醒到“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我们被欺侮,只因我们的弱小。万幸我们的先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懂得反省自己的弱小,冲破闭关锁国的桎梏,引领洋务运动的热潮……在自我反省后的改革中,我们最终取回独立。无论是那第一条铁路的建成,还是第一颗卫星上天,无一不在昭示着我们:反省自己的弱小吧,唯有如此你才能走近成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懂得反省自己的弱小的人也是有大仁大智的,摆正心态,认清自己,再向前看,成功已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