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说雕博会】
一提起那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石雕,就会想到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从秦汉的纯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艺术,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膜拜的石雕精品。雄壮威武的秦始皇兵马俑、精致完美的菩萨立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双龙献珠……均闻名世界,被誉为人类历史宝库的明珠。中国惠安——世界石雕之都,中国建筑之乡,第三届雕博会又悄然而至在惠安山霞雕艺文化创意园,这是一场雕刻与多元文化的联合与碰撞。
现场人头攒动,客商云集,不仅有闻名的传统大师工艺,还有现代风格的人体彩绘。打破传统和禁忌,冲破视觉与心灵,让艺术达到新的自由高度。本次雕博会以“共聚世界石雕之都、同襄雕艺产业发展”为主题,采取“展与销、展与气、展与赛”。传承中华传统雕艺精神的“拜师仪式”给予了上一代对这一代的希望,继承雕博文化。各主办单位领导给我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了雕博的来源。怀揣匠“心”笃定前行的王向明先生、守匠心,传匠艺的郑国明先生、政府引导的助推品牌提升,企业联手共创雕博盛会精神的黄泉福先生、热爱这片土地热爱雕艺事业的孔武战先生对雕艺事业奉献了力量。
进入会场,一幅幅精雕玉琢的石雕浮现在眼前,金碧辉煌的庙台精美绝伦,只见惠安女摆着婀娜多姿的身体,在石雕前光彩夺目。一尊又一尊的“大将”显得威风凛凛,细致地刻出了人的神情,犹如点睛之笔。玲珑剔透的手镯,在璀璨灯光的照耀下,展示得无与伦比……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对联:“王冕始刻花乳石,文鹏为祖源流长,壮豪飘逸标书画,悦目赏心看寸方。异想天开刀超笔,抒情敛性阴堪阳。精华韵味赖休养,传统继承启新章。”让惠雕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惠安,激情创业,挥斥方遒,让我们联结共享这一雕博盛会!
【篇二: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个风景秀美的地方,我喜欢家乡的环境,喜欢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我的家乡――胡家村,是沙湾村的一个小山村。
家乡是个盆地,四周都是山峦,家乡的山虽然没有峨嵋山那样秀美,也没有青城山那么幽深,但在我心目中,它是沙湾村七大景色中最显目的美景。山形环抱,围高中低,盆地内是纵横的稻田和阡陌,加上幢幢小房子分缀其间,天上白云朵朵,在湛蓝的天穹下缓缓飘动,偶有几只牛儿闲散地在草地上吃草,好一派恬静舒畅的田园风光啊。
我的家乡没有大江巨川,但有两条纵横交错的小溪,由东向西,从她身边缓缓流过,水面波光荡漾,灌溉着家乡土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小溪四季都很可爱,尤其是春天。你看,小溪两岸,桃红柳绿,景象万千。温柔的春雨,化作洁净的山泉,汇聚成清澈见底的溪流,不知疲倦地流向江口,汇入信江。
夏日里的小溪,更使我留恋。水亮得像透明的水晶,我一眼便可看到水中鱼儿游动的身影。水面洁静如镜,清楚地倒映出巍峨的山峦。那潺潺的水声跟鸟儿的低鸣相互应和着,令人有种错觉,仿佛这是大自然演奏的交响乐。偶尔,我与自己的伙伴们来到小溪时,将手脚沉入沁凉的水中,那种凉爽彻骨的感觉便由手臂传导至心田,一刹那间,感受着大自然的恩惠及亲和,好像孩子偎依在妈妈的怀抱,无限舒畅,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太阳西坠,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回首远山霞照,微云晚霭,山水之间轻风微荡,“真美啊”我不由地从内心深处迸出这样的赞美,我爱家乡的小溪,我爱家乡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