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残豆的作文

【篇一:让文化活起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生于南国的我,很有幸采到这相思之豆。如今仍是冬季,当然不可能采撷到春生的红豆。不过树丛底下枯叶泥土堆积间深深浅浅地掩埋了点点艳红。弯下腰,轻轻拂开枯叶,小心拾起一颗残豆,擦去豆身上的尘土,亮出了其本身的红艳。看来这份相思可真够浓烈的,似乎与一年的风雨较了劲儿,仍不愿褪去这一身红颜。“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既然它不辜负王维“最相思”的美称,我也就不禁弯下腰多拾些回去,赠予所思之人。

一颗小小的红豆,便使我对这首《相思》钟爱有加。说实话,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对诗歌特别热爱的人,因为我总觉得诗歌是很难理解、很难读懂的。但是这次让我欣喜的是,这些小红豆与这首《相思》给我带来了一种崭新而新颖又神奇的体会。《相思》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触摸着红豆,喃喃出《相思》的诗句,似乎我的心意与诗人相通,珍爱着手中的红豆,盼望能寄托出相思之情。这种感受不同于语文习题中的各种诗歌分析、鉴赏,它是那么的鲜活、真实,让人着迷。

这些年来,常常提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把这件事看得过于严峻、过于庞大,被那小小红豆“激活”的《相思》让我着迷,难道“活着”的文化就不能让国人着迷吗?最近掀起的“汉服风”就挺有意义。汉服往身上一穿,就不再只是考古的图片与资料文字。它就这么展示在众人面前,便让不少人被它征服。而汉服的兴起,也促使不少人想揭开历史的面纱,一睹汉文化的芳容。

中华文化总归是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只是可能一直被我们误读罢了。为何不尝试着用更生动灵活的方法去诠释我们的中华文化,顺其自然地让它用自己的魅力去俘获国人的心呢?

热门推荐
1看杀猪
2关于黄河的作文
3尝跳跳糖有感
420年后回家乡
5回顾与展望
6挖竹笋
7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8我的奶奶
9一本可怜的书
10井蛙成因
11我的乐园作文
12暑假漂流作文
13读书真有趣
14研学之旅
15八年级作文
16童年的记忆
17水,催我前行
18元旦
1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20我得到了锻炼
21水仙的智慧
22春田狐的爱读后感
23游白洋淀有感
24汉字
25春天的足迹
26温暖的记忆
27小雨滴旅行记的童话作文
28春天在哪里
29家乡的竹林
30我最喜爱的诗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