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读书经历】
读书真是个好事情,陶冶情操,培养性情。我也算半个读书人。为什么是半个呢?因为我读书并不是为功名利禄,也不是为救国救民,只是每日看时间白白流逝,又无事可做,于心不忍,只好用读书来打发这一点点时间。
小时候喜欢的书不多,因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大部分书都太过深奥,以至于完全看不懂。长大一些,我开始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只读了一半就不读了,因为太过血腥和残忍。明明他们刚才还在一起吃饭喝酒,一翻页,刀兵相见,血流成河;明明人家还好茶好饭的热情招待,下一段,满门抄斩,无人问津。后来我再读那些童话书的时候,我虽然挺喜欢,但就像在看笑话。当我周围的同学在幻想着自己是白雪公主,白马王子的时候,我对他们的爱好嗤之以鼻。
再大一些开始读那些名著了,说实话我更喜欢中国的。因为那些干翻译的太敬业了,以至于每一本外国名著都干巴巴的,让人完全没有阅读的欲望。但我必须承认还是有一些好书的,像《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至于中国名著,我看的第一本是《聊斋志异》,我妈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没有翻译和注释,读起来晦涩难懂。我读懂的一小部分里,每个故事都让我觉得阴风四起,鬼魅丛生。但现在再读,满眼只剩下四个字:趣味盎然。
我现在读的都是一些学校推荐的名著。有些挺好看的,但大部分都很无聊,最头疼的是还得写读书笔记,杜绝了我偷懒的想法。我也和同龄人一样,因为父母的高压政策,这条路也越来越难走,所幸,我和我的同学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些令我们感兴趣的读物,比如杂志,再比如《少年月刊》。我们并没有讨厌学校推荐名著,只是这些读物确实能激发起我们的兴趣。
读书挺有意思的,作用也不小。所以趁我们还年轻,多读会儿书。
【篇二:读书的益处】
书,是人类文明的果实;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只有我们肯读书,就可以汲取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精华。
牛顿从小酷爱读书,在研究了前人著作的基础上,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在平日里我善于读对学习有帮助的书籍,如《少年月刊》,《做人与作文》,《童话世界》,《作文书》,《课外阅读》等等,在阅读的时候积累妙词佳句,有利于我的写作,还能让我从书中汲取知识,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语文成绩总是提不上去,经过我寻找原因,发现我的作文失分最严重,所以,我就下功夫练习写作,可是,每次写作文,都是无话可写,语言生硬。然后我就去请教老师,老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然就有内容写了。从此以后,我就迷恋上了阅读,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努力地读,勤奋的读,刻苦的读,才能把书上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汲取无穷无尽的知识,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