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茶真的作文

【篇一:茶酒人生】

老祖宗留下来的“饮”、“品”文化,恐怕是在茶、酒这两样上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了。

论酒,它几乎是同中华文明一起诞生的。相传最古老的酒就是仪狄为大禹而造的酒,大禹饮后连声称好,从此,酒文化弘扬开来……

酒易饮,凡夫俗子谁都能饮,大都也都会喝。酒是用来壮胆的,武松,十八碗也过景阳岗,是靠他添一身虎胆;酒是用来消愁的,古往今来的迁客骚人,壮志难酬,常常“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武侠小说里的英雄豪杰,常常以酒会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尽显一身豪气。因此可以说,人们喝酒,目的通常不会那么单纯。

关于这一点,历史可以证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可谓是喝酒的至高水平,历代皇帝最头疼的问题,他仅用一杯酒就解决了;汉高祖刘邦赴的鸿门宴,把盛宴谈间激流暗涌,写下了楚汉相争精彩的一笔。酒,用在政治上,便不再是喝了,至少不再是其原有的质朴与单纯。至于酒常与王侯将相扯上了关系,或许是因为就的豪气很适合统治的霸气雄心吧!

相比之下,茶就显得简单清雅多了。我始终觉得,会喝酒的人,不一定是为了喝酒而去喝酒的;会喝茶的人,不一定是为了喝茶而去喝茶的。喝茶有很多讲究,饮茶之风,起源于中国,千百年来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学问——茶艺。

《红楼梦》中妙玉泡的茶,用的是陈年梅花上的雪水,其空灵悠远又岂是一般的水所能比得了的。再看妙玉说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即是饮牛饮骡了。”茶真是与俗无缘了。

除茶与饮茶本身之外,喝茶的时候的意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周作人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清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要心止如水,无欲无求才好。捧一盏清茶,青绿摇曳,茶香袅袅,心便随着那舒展的茶叶缓缓沉入杯底。茶真是超凡脱俗的隐士。这或许就是古人的处世哲理吧,清心寡欲远离尘嚣。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未免有点消极。

于是,我又把视线转向了酒——它果真只是浓烈落俗的吗?我很喜欢“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意境奇趣,不逊于周作人笔下的茶事。都说茶是灵性之物,其实,酒更能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竹林七贤”中的人,他们才高八斗,嗜酒如命;“诗仙”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其豪迈的想象,很大一部分是酒所赐予的。

看来,酒也不乏其高雅的一面,甚至是醉酒之态——湘云醉酒,是醉卧于芍药荫,那是千金小姐的娇憨之态;李白醉酒,是醉倒在翰林院,是一代诗仙的桀骜之态。

文人爱酒,武夫亦爱酒。武林中人以酒会友,豪气如云,不过是匹夫之勇,只有把酒在疆场吟唱时,才能真正体现出其豪放雄壮的脾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据说,葡萄美酒倒入夜光杯中,酒色与鲜血无异,饮酒如饮血,这不由得令人想起了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中华男儿的方刚血气与壮志豪情在饮酒中一览全无。

茶,是遗落凡间的精灵,它的高雅与脱俗,只有少数人才能品味得到;酒却是豪爽之物,宜喝宜品,可以说是雅俗共赏。这两者都延续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然而,它们又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之道——清心寡欲和豪情万丈,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

我,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种呢?我思索着。闲暇时,泡一杯清茶,静坐窗前,看雁过留痕,云卷云舒;忙碌时,饮一杯烈酒,奋起万丈豪情,去迎接生活的挑战。静如茶般淡雅,动如酒般浓烈,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热门推荐
1中学生活的酸甜苦辣
2我们在成长
3研学活动
4历史的美
5镜子
6我家的小白兔
7妈妈真辛苦
8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9心中的大海
10我生活在轮之中
11四年级记事作文
12天降一个宝
13伤心至极
14书籍的味道
15我是小小建筑家
16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17一个勤奋的人
18努力学习的好家风
19我的弟弟
20浅谈碎片化
21我和吉他的故事
22踏青
23我们终将独自成长
24消逝的年味
25新学期新打算
26我的同桌
27第一次动手
28向日葵没有眼泪
29用信念结束绝望
30在乎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