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雨味的作文

【篇一:百般雨味】

古人云:“境由心生”。心境不同,所见自是不同,所悟亦有不同。所以,才有了百味的雨,百味的诗。心存快乐,雨的味道当然是甜的;心存悲哀,不但是雨,连阳光的味道也带着苦涩。

陆游眼中的雨,酸楚得使人心寒。一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读出了他的无奈。志存高远,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却被现实阻碍,愿望无法得以实现。他笔下的雨,代表着自己忧愁戚凄的心情,给后人以后总感觉,不是“凉”,而是“寒”。而我认为,雨的“寒”中还伴随着微微的“热”——对祖国江山的热爱,对报国之梦的追求。

李商隐眼中的雨,苦楚得令人颤抖。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我读出了他的寂寞。盼望归家与妻子团聚,盼望能够落叶归根,想象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而一切都只能想象1。他所描绘的雨,可谓饱含着浓浓的愁思,细细咀嚼会让人不禁颤抖起来。这种寄托着思念的雨,就宛如一把把尖利的剑,每落一滴酒使内心的痛苦加重一些。

韩愈眼中的雨,清甜得让人回味。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读出了他的喜悦。早春,总是给人生机勃勃、清新秀雅的感觉。他倾听到的雨声,应该是淅淅沥沥的,就像美妙换了的乐曲一样吧!他目睹的细雨,应该像牛毛,像针线,像发丝一般吧!柔和但又富有生命力,体现了他当时的欣喜,以及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雨味,可以是甜的,苦的,酸的……不同时候,不同心情,不同地点,雨的味道都不尽相同啊!百般雨味,寓意着百般情感,更是象征着人生百态。

【篇二:聆听江城雨声】

在自然的万籁中,最能撩动人心弦的莫过于雨声了。

江城夏季的雨多是对流雨,来得迅疾去得也仓促。方才还是艳阳高照,只刮来一阵风,便可以望见有乌云从天边卷了过来,渐渐地氤氲了整个天空,变得浓黑。于是人们就开喊了,用别有韵味的武汉话拉长了扯着喊:下雨了,收衣服啦!

或许不一定有闪电,但一定要有闷雷的陪衬,否则这雨味也便索然了。紧挨着一阵淅沥的声音,那雨便下起来了;一会儿,变成了“噼噼啪啦”,那便是雨势起了,雨下大了。

这时便可以站在窗前眺望烟雨蒙蒙的都市之景;也可以用鼻子贪婪地呼吸雨中夹杂的自然的泥土的清香;甚至可以撑一把伞在雨中漫步,使身心与自然来一次久违的亲密接触。但我在这时,是喜欢虔诚地聆听雨滴的声音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雨之伊始,大自然展现了它的令人畏惧的力量。那雨声如千军万马向前席卷而来,渐行渐近,所向披靡;又如钱塘怒潮,波涛汹涌,势不可挡。这声音总使人想起金戈铁马,想起沙场鏖兵,但人类自以为气势纵横的这些战争,哪里比得上自然的一阵雨声更惊心动魄精妙绝伦呢;况且,这只是雨的交响曲宏章的开篇。

然后雨势便会稍稍有所收敛,小弦切切如私语,变得平和一些。这时的雨声,少了一些粗犷不羁,多了几分婉转细腻,已而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雨滴打在窗棂上,迸溅出清脆的乐符,悦耳之余更使人有感于生命的绵长,雨的生命力是旺盛的,这是雨的交响曲的主题。听雨声,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自然界呈现的最蔚为壮观的千万个雨的精灵用生命持续地击打出的雨的宏伟乐章吧。

曲终人散,雨势渐渐地弱了,雨声渐渐地褪了;乌云又向天边卷云,透过云层缝隙筛下来的鲜艳的几米阳光,点亮了大地;蒙蒙的雾霭消散了,视野澄清了,映入眼帘的已是带有水的“极目楚天舒”了。

雨势已止,雨声未息,雨意尚存而雨味更浓。屋檐上的雨珠滴落在了石阶上,不禁使人有了“空阶滴到明”的联想了。雨打蕉叶,这“留得残荷”来听的“雨声”,往往是诗人兴咏感怀的绝好材料;诗歌赋予了雨更丰富的生命,雨味也因此更永了。易安居士用生命吟出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于是雨便有了一层淡淡的悲伤;韩退子面对大好雨景,不由赞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于是雨便多了对自然的欣喜;稼轩登临怀古,有感于斯,于是感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于是雨便在个人感慨之中,又多了几层厚重的历史的无奈了。

遥望江天,我愿用岁月来守候;聆听雨声,我愿用生命来礼赞。

热门推荐
1春之梦
2关于减肥的作文
3军训初中日记
4有一种力量
5母爱似水柔情
6我来编童话作文
7胆小的同学
8家乡的变迁
9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10怀念其乐融融的日子
11不爱写作业弟弟
12太阳之旅
13杜甫优秀作文
14不期而遇的温暖
15一次难忘的小记者活动
16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7童年趣事
18父恩若书
19我的好朋友
20瑞雪迎新年
21我们班的表演小达人
22美丽的校园
23银杏树
24漫游大理
25回味作文
26神奇的鞋子
27春节在老家的最后一天
28美丽大方的历史老师
29文具童话作文
30秋天的颜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